天刚蒙蒙亮,整个汴京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许多大臣在一夜之间纷纷落网,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惊恐万分,战战兢兢地走出家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街道上的情况。
当他们发现街上已经没有了官兵的身影时,心中的恐惧稍稍减轻了一些。
于是,一些胆大的人开始试探性地打开店门,摆出摊位,试图恢复往日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门,街道上逐渐热闹起来。
人们相互打听着消息,得知不少官员被抓,而且大理寺今天将公开审理此案,任何人都可以前往围观。
这个消息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许多人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尤其是那些有冤屈的百姓,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正义的曙光。
其中,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满脸皱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大喊道。
“我那可怜的女儿,爹终于能为你申冤了。”
说完,老人用粗糙的手抹了一把眼泪,然后脚步踉跄地朝着大理寺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老人的身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大家纷纷询问他的情况。
老人向人们诉说着自己女儿的冤屈,引得众人唏嘘不已。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前往大理寺的队伍,大家都怀着期待和愤怒的心情,渴望亲眼见证这场审判。
当人们到达大理寺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喧闹声此起彼伏。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对即将开始的审判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他们挤在人群中,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焦急地等待着审判的开始。
就在这时,只见盛景兰身着一袭华丽的长袍,步履轻盈地登上高台。
她站定后,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用清脆而响亮的声音说道。
“奉女帝之命,今日在此公开审理一众官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等罪行。凡有冤屈者,皆可上前陈述,女帝定会为大家主持公道。”
话音未落,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窃窃私语。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王老太师也带着王家的人来到了现场。
他站在人群的前排,目光如炬地注视着高台上的盛景兰。
当两人的视线交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