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率领的黄巾军在围攻黄县十日未果、折损惨重后,陷入了军心涣散与粮草告急的困境。
几日里,高顺在城头不停的喊话招降,逐渐瓦解了一些黄巾军的斗志,使得许多士兵厌战情绪蔓延。
最终,黄仲被迫率部撤离东莱,但其部众已从原本四十万以上,锐减至不足三十万。
因为撤离时,苏云率部众及其他黄巾军及家属,以及许多阵亡士卒的家属,不愿意随行。
黄仲心里虽然大怒,但面对这十余万人,他又不敢举起刀枪杀戮。
黄仲率领着三十万黄巾军,像一条疲惫的长龙,缓缓撤离东莱地界后。连日的奔波后,让队伍早已没了往日的锐气,老弱妇孺夹杂在士兵中间,脚步踉跄,在旷野里透着萧瑟。
当队伍行至北海挺县附近的山谷时,异变陡生。两侧山岗上突然鼓声大作,喊杀声如惊雷般炸响,关羽亲率的精锐早已在此设伏。
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划出冷冽的弧线,如入无人之境般冲杀入黄巾军阵中。
黄巾军本就士气低落,猝不及防下瞬间溃散。哭喊声、兵刃碰撞声混作一团,队伍被截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
黄仲挥刀怒吼着想要稳住阵脚,却挡不住如潮水般涌来的攻势,身边的亲卫一个个倒下,兵马在混乱中死伤惨重。
更让黄仲心头滴血的是,辎重营被关羽麾下将士突破,粮草、帐篷等仅存的物资被尽数夺走。
没了辎重,这支队伍彻底成了无根之萍。
激战过后,残余的黄巾军四散奔逃。一部分人带着家眷,慌不择路地返回东莱,去投奔雁门军以求生存;另一部分则在混乱中四散而逃,不知去向。
黄仲收拢残部,清点之下,身边只剩下不到十万人,个个面带惊惶与疲惫。
他望着满地狼藉,咬了咬牙,带着这支残破的队伍,狼狈地朝着齐郡方向逃去,身后扬起的尘土,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惨败的屈辱。
王修和高顺刚刚安置好投降的黄巾军,赵剑和典韦马不停蹄的来了。这令两人意外之中,又很是惊喜。
赵剑走时只给了两人十六字方针:固守东莱、稳定地方、发展经济、建造水军。对于具体事宜,就由两人来决定。
这是赵剑从后世伟大教员那里学来的,他不会要求任何一位地方大员,任何一支军团怎么做,只给他们方针和要达到的目的。
具体怎么完成,怎么做?让其自主发挥,她要体现自己高度信任下属与善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