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的风卷着沙尘掠过,吹得帐帘猎猎作响,像极了众人此刻七上八下的心。
帐内,袁绍望着孙坚决绝的背影,捏碎了手中的玉珏。
袁术撇着嘴啐了一口,却悄悄别过脸。
刘备暗挑大指,却没有吱声。
曹操抚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敬佩,随即起身道:“孙文台真丈夫也!操愿率本部兵马,接应文台!”
曹操也出了大帐。
屋里沉默了下来,没有人去想孙坚此去会是什么结果?而是想着赵剑。
这个挟着董卓孙女,受着董卓封赏的赵剑,究竟是想做董卓的爪牙?还是在打他们的主意?
初平元年六月,孙坚率军追击董卓,不料在洛阳外的焚骨坡遭到吕布伏军围杀,幸得曹操救援,才逃出生天。
孙坚退回阳人县,收拢残部,派人回江南招兵买马,准备积蓄力量后继续西征。
七月,公孙瓒在袁绍暗中的挑动下,与韩馥发生冲突,他第一个离开联军,回幽州集结兵马,准备南下攻打韩馥。
同时,袁绍派说客劝说韩馥,以“袁家势大、公孙瓒难敌”为由施压,迫使韩馥因恐惧而主动让出冀州。
最终,韩馥在袁绍的步步紧逼下逃离冀州,袁绍顺利占据冀州。
袁绍自领冀州牧,专注于巩固在河北的地盘,对西进讨伐董卓缺乏兴趣。
袁术屯兵于南阳,虽名义上参与讨董,但更关注扩张自身势力,不久,与袁绍因争夺地盘产生矛盾,两兄弟开始相互攻伐。
刘备以平定黄巾余党为由,撤回北海。
剩余的其他诸侯多屯兵于酸枣一带,不久粮草逐渐短缺,桥瑁与刘岱在粮草分配问题上产生激烈争执,矛盾公开化。
刘岱凭借自身实力,直接率军杀死桥瑁,吞并了他的部众和地盘,并任命自己的亲信王肱为新的东郡太守。
粮草缺少,袁绍压根不予理会,各诸侯便各自离散。
八月,蛰伏在黑山一带的山匪于毒、白绕,攻入东郡,斩杀王肱。袁绍立即指派曹操率军进入东郡平叛。
九月,孙坚进入洛阳,之后也放弃了西征董卓,率部撤离。
同月,曹操击败于毒、白绕,被袁绍表荐为东郡太守。曹操便依附于袁绍,在东郡一带发展势力。
自此,关东联军已名存实亡,汉末群雄割据拉开了序幕。
九月的雁门,秋意已浸透了山间的每一寸草木。漫山的黄栌红得像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