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其实礼部右侍郎之职落到朱浩头上已近一年时间,在此期间朱浩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甚至朝廷都有点忽略这个职位的存在,礼部也很久没人提及右侍郎做过什么事。
好像给朱浩什么职位,这个职位就空了,真有点当初皇帝用唐寅的意思。
“朱卿家,你今日要走,朕就不送你了,祝你一路顺风。”朱四对朱浩的南下报以很高的期许。
朱浩拱手相谢。
……
……
朝议决定了杨廷和入阁之事,却对朱浩将要南下轻描澹写。
朝议结束后,众人都过去恭喜杨廷和,尤其是一些朝中老臣,本身又跟议礼这件事没多大关系的……从这些老臣个人角度来说,刨除杨一清曾经发表过支持大礼议的言论外,杨一清俨然已是不亚于杨廷和的存在。
这简直就是朝堂上文官的一杆大旗,但凡知道见风使舵的人都知道,杨一清的春天很快就要到来。
朱浩这边,则没什么人过来跟他打招呼。
就连席书、刘春这些本身跟他关系不错的,也都刻意跟他保持了距离。
等朱浩出宫后,马车已备好。
孙岚一行已提前出发,而朱浩将会乘坐马车去火车站,然后乘坐火车前往西山,在西山停留两天,折道往东,去往天津,再从天津乘船南下。
说是调南京工部尚书,但其实他心里还在记挂西山的工业化进程。
“朱先生,且慢走。”
张左急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黄色的卷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