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道:“若发生海难,将士于外洋罹难,如何会有消息传回?请陛下重视此事,不可令无辜将士的家卷因此而生出对朝廷的疏离之心。”
“朕听你们话里的意思,如果朕不给那些出征将士的家卷一个说法,他们还敢闹事不成?”
朱四也火了。
朕今天本来不想来的,听说朱浩要上朝,卖他个面子才会出现在这里。
结果现在你们不但把朱浩当靶子,听意思还要把朕算进去,那朕岂会对你们客气?
朱浩走出来道:“陛下,此事责任在臣,臣请待罪,让臣可以不挂任何职位,等事情有结果后再做定夺。”
朱浩等于是主动“请辞”,或者说是请休。
朱四当然明白朱浩打的是什么主意。
把朱浩困在京城,连西山都不让去,这是朱四做出的决定,也认为是一步好棋。
现在朱浩主动承担海船失踪的责任,分明是想借机离开去做他的事,不愿意留在京城当什么翰林学士,甚至入阁。
场面一度很尴尬。
这种尴尬不在于朱四跟传统文官之间的矛盾,而是朱四对朱浩的失望。
在朱四看来,这次明明是我们一致对外,结果你自己先跳下船,让朕下不来台啊!
“陛下。”
杨一清从人堆走出来道,“臣同意朱学士的观点,可以让他暂时卸职,等事情有了结果后,再做计议。”
如此一来,杨一清以朱浩对手的身份,成功地让大臣们觉得,他才是杨廷和后朝堂真正的领袖,而费宏那帮人完全就是个摆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