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的来说,皇帝在翰林体系的官职上折腾太多。
皇帝此举还是被很多人看出端倪,阁臣的位置说是为朱浩而留,还不如说是给杨一清准备的。
朱浩连翰林学士都不想当,难道会想入阁?难道他不知道自己资历不足,进了内阁也没人听他的?
“黄老,您看这事有何风向?您且说来听听。”
散朝后,黄瓒身边围拢不少人。
现在黄瓒在朝中可说是个意见领袖,主要是议礼派现在只剩下个黄瓒,别人要么死了,要么被发配去西北当什么陕西布政使,再或者像朱浩这样压根儿就不管事。
议礼派不是黄瓒当家,也得是他当家。
黄瓒道:“陛下此举在于拨乱反正,内阁处置政务要更加严谨才是。”
黄瓒的意思是皇帝看似针对的是内阁,其实锋芒直指石珤和贾咏二人。
这两个基本上要退下来一人,为杨一清入阁让路。
杨一清乃议礼派,进入内阁后会空出吏部尚书之职,很有可能就是他黄瓒接任,黄瓒对杨一清入阁可说费尽心机,他现在阁老当过了,户部尚书也当过了,知道做首辅没希望,就指望当个吏部尚书,风风光光致仕还乡,这辈子官途就算是走到底了。
众人说话间,杨一清那边也聚拢不少人。
费宏他们并不与这些人走一路,径直回到文渊阁。
进到值房后,刘春笑道:“看来杨部堂和黄部堂很受欢迎啊,现在他们身边已经收拢一批人。”
刘春的话,纯粹就是调侃杨一清和黄瓒结党。
现在刘春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