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只能灰溜溜地挪走柴火、拆除违建。这场风波后,村里再没人再敢随意欺负王婶。
还有村里的老李家,蹲在死鱼漂浮的鱼塘边直抹眼泪。“李叔,不能就这么算了!”同村的年轻人阿强撸起袖子,“我联系了环保局的同学,咱们先把水样送去检测!”
一周后,面对检测报告里超标的污染物数据,工厂老板还在推诿:“不就死几条鱼,赔你两千块行了吧?”
老李攥紧拳头:“我承包鱼塘投入了十万,你以为两千块就能打发吗?今天必须按市场价赔偿!”
在村民们的声援下,工厂最终赔偿了全部损失,还因违法排污被责令整改。老李用行动证明,哪怕是普通农民,只要有理有据,一样能为自己讨回公道。
在家庭内部,“被欺负”的困境同样隐秘而刻薄。晓琳攥着丈夫的工资条浑身发抖:“这个月家用又少了一半,你妈说我吃白饭,那这些年的家务、带孩子,就不算付出吗?”
婆婆在一旁冷笑:“结了婚不就该照顾家庭吗?”
晓琳的母亲突然推门而入,把一叠文件摔在桌上:“这是晓琳婚前的存款证明,还有孩子出生记录、家庭支出明细。这些年她为这个家付出的不比任何人少!”
母亲转向女婿:“如果你们不尊重她的付出,我们就走法律程序!”
在证据和压力下,丈夫和婆婆终于低头认错。这场家庭闹剧后,晓琳不仅重返职场,还和丈夫签订了家庭财务共管协议,彻底扭转了家庭地位。
在老陈家,姑姑们围坐在客厅,把房产证拍在桌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资格来分家产,这房子归我们!”
小陈猛地站起来:“爸生前工资流水都在这,这些年房贷都是我妈在还,凭什么不给我们?”
母亲拉他坐下:“别闹,都是一家人……”
小陈红着眼眶打断:“妈,这不是闹!爸临走前说过,要给我们留个家!”
在社区调解员的主持下,一家人翻开法律条文逐条核对。最终,按照规定,小陈和母亲分到了应得的遗产。
这场风波过后,小陈和母亲虽然经历了风雨,但也让他们明白:即使面对血脉相连的亲人,在原则问题上也不能让步!
在城市小区的钢筋水泥间,楼上楼下的矛盾屡见不鲜。深夜十一点,住在5楼的周阿姨被楼上刺耳的拖拽声惊醒,她强忍着怒气敲开6楼的门:“大晚上的能不能轻点?家里有老人孩子根本没法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