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发展的工具。他们不会因为一棵树的瑕疵,而忽略整片森林的美丽;不会因为一颗星辰的黯淡,而否定整个夜空的璀璨。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以何种态度对待它,它就会回馈你怎样的风景。正如爱默生所言:“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历史上,齐国画工为齐王画牛,耗尽心血将牛的形态、筋骨勾勒得栩栩如生,围观者皆赞叹不已。然而齐国宫廷中有位迂腐的门客,却对画作百般挑剔:“牛眼中竟未画出牧童倒影,定是粗制滥造!”全然不顾画工对牛本身神韵的精妙呈现,只纠结于毫无依据的细枝末节。
与之相反,东晋顾恺之画人物像,故意不点眼珠,旁人疑惑,他却称“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以留白引发观者想象,真正的鉴赏家皆认可其艺术巧思。
再如赵括熟读兵书,与人谈论兵法时对将领排兵布阵的细节处处挑刺,嘲讽廉颇用兵保守、田忌不知变通,却在实战中因缺乏对战争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只会纸上谈兵,最终兵败长平。
这些荒诞又真实的历史片段无不印证,肤浅之人的挑刺,往往是一叶障目式的自我暴露,唯有放下无端苛责,以开放与理性看待世界,才能触摸到事物的本质!
喜欢直击人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直击人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