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被各种补习班和作业填满。
孩子小宇原本活泼开朗,喜欢画画和踢球,但在妈妈的高压下,笑容渐渐从他脸上消失,变得沉默寡言。
一天,小宇的班主任李老师把张女士请到学校:“张女士,小宇最近情绪很低落,孩子除了学习,也需要一些兴趣爱好来释放压力。”
张女士却不以为然:“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兴趣爱好能当饭吃吗?只有成绩好才是硬道理。”
李老师耐心解释:“可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过度的压力可能会适得其反。”
张女士皱起眉头:“老师,您就别操心了,我都是为了孩子好。”
而倡导素质教育的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她带的班级平均分虽然下滑,但学生们在各种艺术、科技活动中表现出色。然而,家长们却不理解,认为王老师“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联名要求学校将她调离岗位。
在办公室里,校长无奈地对王老师说:“家长们的意见很大,你能不能调整一下教学方式?”
王老师眼眶泛红:“校长,我亲眼看着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他们眼里有光,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意义吗?”
校长叹了口气:“我理解你,但现实就是这样,家长们只看成绩。”
职场生态里,强制员工“996”的企业因业绩出色被赞“狼性管理”。员工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程序员小林连续加班一个月后,突然晕倒在工位上,被送往医院抢救。醒来后,他看着医院的天花板,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在病房里,小林的同事来看望他,感慨道:“咱们公司天天加班,虽然业绩上去了,但身体都快垮了。”
小林苦笑着说:“昨天我妈打电话,说我爸都快不认识我了,我突然觉得,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同事点点头:“我听说隔壁公司推行弹性工作制,虽然增长数据差点,但员工幸福感很高,说不定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而推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主李总试图给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在自由的氛围中发挥创造力,但外界的质疑声让他倍感压力。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有同行调侃他:“李总,你这样搞,员工都要闲出毛病了,企业能有竞争力吗?”
李总平静地回应:“我相信,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中,反而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