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戴着虚伪的面具游走于世间,用圆滑的处世之道编织着看似和谐的人际网络。而那些不愿同流合污、坚持本心的人,却往往被推向孤立的境地。
多数人的虚伪,藏在日常交往的细枝末节里。职场茶水间永远飘着八卦的味道,几个同事挤在角落压低声音:"听说上次竞标方案根本是实习生写的,领导直接署了自己名字!可不是嘛,吃相太难看了..."
话音未落,领导推门而入,所有人立刻堆满笑迎上去:"王总,您刚分享的行业分析太透彻了,我们正讨论怎么落地呢!”
项目庆功宴上,举杯声此起彼伏:"这个项目能成功,全靠领导运筹帷幄!”
而通宵改方案的员工躲在角落,听着旁人高谈阔论,只敢小声对同伴说:"咱们熬的夜,成了别人的功劳簿。"
当公司决策出现致命漏洞,会议室陷入死寂。有人盯着PPT上的错误数据,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敲下"这里预算有问题",却迟迟不敢发送。
领导扫视全场:"大家有什么补充?"
那人慌忙锁屏,低头说:"我觉得方案考虑得很周全,按计划推进就行。”
更荒诞的是,当同事被领导当众羞辱,明明有人攥紧拳头想反驳,对上领导目光的瞬间却改口:"确实是工作疏漏,应该多跟您请教。”
甚至有人转头就对其他同事使眼色:"赶紧附和两句,别连累大家!”
趋炎附势的丑态在权力周围肆意蔓延。领导的亲属入职当天,办公室炸开了锅:"这可是皇亲国戚,以后得抱紧大腿!”
有人抢着搬工位:"窗边光线好,您坐这儿!”
有人翻出业务资料:"我整理了内部数据,您先熟悉熟悉。”
转头却对普通新人冷脸:"打印个文件都能打错页码?这点事都做不好?"
季度评优时,谄媚声更是不绝于耳:"您看这业绩,整个部门的标杆!不投您我投谁?”
而真正业绩拔尖的员工,只换来轻飘飘一句:"年轻人别计较一时得失。"
部门团建时,领导亲属随口提了句想吃某家网红蛋糕,第二天办公室就摆满同款,同事们还争相夸赞:"您推荐的果然绝了!"
社交场合是虚伪最肥沃的土壤。同学群里突然热闹起来:"听说老周成上市公司高管了?赶紧组局!”
宴席上,众人举着茅台争相敬酒:"周总,以后可要带带老同学!"
角落里,曾和老周挤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