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使君与操耳”,与今日形势何等相似……
\n
正此时,李瑕问道:“卿可有汉名?”
\n
忽必烈才坐下,连忙又站起,行礼道:“臣斗胆,想请陛下赐姓。”
\n
若不是因为如今有了重返草原的希望,他必不会如此恭顺,至少也要让人看出李瑕是在为难他,以让蒙元遗老们不耻于李瑕的心胸。
\n
但偏偏就是藏了心思,只能委曲求全。
\n
李瑕却不是为了羞辱忽必烈,而是确打算给黄金家族的降人们立个榜样,遂道:“你们是孛儿只斤氏,便姓‘包’吧。”
\n
“臣谢陛下赐姓。”
\n
“包卿给自己起个汉名如何?”
\n
忽必烈眉眼略略一低,忍下了屈辱。
\n
勾践能够侍奉吴差,如今又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呢?今日表现得越忠诚,回草原的把握就越大。
\n
“不敢瞒陛下,臣平生最痛恶之事,便是先祖屠城之恶行,因此初次带兵出征便举‘止杀’之旗、施行汉法。臣虽失位,所幸归顺圣明天子,如此太平盛世亦是臣之所盼。臣唯愿忠于陛下、永归华夏邦国,因此,臣想为自己取名忠邦,包忠邦。”
\n
“好,其心可嘉。”李瑕道:“传旨,赐包忠邦钞一千锭。”
\n
“臣谢陛下隆恩!”
\n
听得这一番对话,殿中却有人面面相觑。
\n
不少人都是曾追随过忽必烈的,当初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会亲眼看到忽必烈这般向李瑕低头呢。
\n
姚枢不由想起了那年亲自给李瑕写招降信的往事。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