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听着部将的述说却已有些不耐烦,道:“这些宋人,文绉绉的。”
\n
“末将觉得好,往后有人路过这口大钟,都能提起我们平天下的功绩。杨佥判说可以立个碑,让乡亲们知道往后能过好日子真正该感谢的是谁。”
\n
“那就立个碑。”
\n
高长寿心里也觉得好,面上却不显,沉着脸道:“让襄阳所有将领来见我。”
\n
“是,吕文焕已在山南东道楼前候见。”伜
\n
山南东道楼位于襄阳城正中,乃是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青砖筑台,巍巍壮观。
\n
此时楼前的青石板路上已站了数十人,俱是一身白衣,垂手而立。正是吕氏子弟与城中将领们。
\n
“宋京湖西湖安抚使兼知襄阳府吕文焕,秉四海一家之念,愿携襄阳军民顺应天命,归顺大唐……”
\n
高长寿勒住缰绳,有些警惕地打量了吕文焕一眼,只见他虽披头散发,气场却不弱。
\n
虽说是投降了,吕文焕却没有半点卑躬屈膝的姿态,神态中透露更多的是一股正气。
\n
高长寿难免心生不悦,驻马于这些降官降将们面前,也不出言安抚他们,只是倨傲地仰了仰头,接过纳降名册,对照着他们点名。
\n
还没点几个名字,他忽然眉头一皱,喝道:“荆湖都统制范天顺何在?!”伜
\n
随着这句话,周围的唐军士卒纷纷按刀,作准备迎战之态。
\n
有宋军大将还未投降,那就有反抗的可能。
\n
也许范天顺此时正在埋伏、准备偷袭高长寿也有可能。
\n
吕文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