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住。勋臣们的田产、宅院、商铺是要贬上一些,经营的人脉也得再来过,或许有些人还丢了个发横财的机会。可若是连这点损失也承受不起,那未免也堕落得太快了。”
\n
“就是这个意思。”李瑕道:“天子不好当,本是为了收服北方考虑,一不小心便要损了哪方的利益。”
\n
“岂还担忧这些?以郎君之威望,凡下了决心,吁谟定命,风行雷动,几人敢忤逆?”
\n
“不过是有些感慨,方才我还在与明月讨论,只不过是想去开封一趟,方便及时处置灭宋事宜,便能引出这许多猜想与不安,幸而今日我是开国之君,否则,若承的是赵宋的基业,只消流露出迁都开封或北平的意思,想必南征与北伐便要不了了之了吧?”
\n
“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宋享国三百一十年,更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牵不动了。”韩承绪道:“故而,南征之胜败已无需顾虑。”
\n
“值得顾虑的是积弊清得彻不彻底?”
\n
“是啊。”
\n
这就是更复杂的话题了,韩祈安叹息了一声,眼看李瑕面前的一盘羊肉已经快吃完了,没再就着大宋的积弊深谈下去。
\n
回想着方才的对话,却觉得有些好笑。
\n
“在长安,我们在说着迁都,是为开疆扩土、千秋万代;在临安,赵禥许是也在说着迁都,却是因贪生怕死,苟且偷安。”
\n
“那边大部分人产业在临安,宁肯降了也不会迁都,还有主战的也会反对。即使到了兵临城下这一步,赵禥想迁都尚且比我还难。”
\n
“若说比,他连比的资格都没有。雄才大略的圣天子,临安一雏鸡岂配相提并论?”
\n
聊到这里,有大汉赶进小馆,低声道:“襄阳的战报到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