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高原的风像打磨了百万年的冰刃,刮在 “昆仑站” 科考站的合金板上,发出类似骨笛呜咽的声响。齐海生裹着三层防寒服,鼻尖贴着热成像仪屏幕 —— 那上面本该是单调的白色冰原,此刻却在文森峰山脉深处,浮现出一个直径约十公里的蓝色漩涡,宛如大地睁开的一只冰蓝色眼睛。
“少主,这温度不对劲啊!” 李约翰的睫毛上结着冰晶,手里的地质锤刚敲到冰面就冒起白雾,“零下 89℃的环境里,冰下居然有 127℃的热异常?NASA 的卫星都说这是‘地狱之门’。” 他踢了踢脚下的冰层,冰面下传来空洞的回响,像踩在巨大的玻璃罩上。
齐海生没说话,指尖划过父亲留下的铁卷残片。卷上用郑和时代的蝌蚪文刻着:“极南有渊,藏蛟千年,触之则地脉倒悬。” 三个月前,他们在德雷克海峡摧毁 “风伯之眼” 时,从陈九指残骸中找到半张烧焦的地图,箭头直指这片被称为 “兰伯特冰川” 的区域。而更让他心悸的是,陆惊鸿传来的密信里附了张卫星图 —— 冰川底部的地脉走向,竟与齐家祖传的 “郑和宝船” 船舵纹路完全重合。
“准备热钻设备,” 齐海生拍掉肩上的冰碴,防寒服拉链上挂着的青铜罗盘突然发烫,“记得带上那箱从红海捞上来的‘珊瑚骨’—— 我有种预感,这里的‘史前地脉’,跟陈家的生化实验脱不了干系。”
钻探机的轰鸣在冰原下回荡,融化的冰水顺着管道涌出,却在接触空气的瞬间凝结成诡异的黑色冰棱。当钻头突破最后一层冰层时,一股混杂着硫磺味的热浪扑面而来,齐海生借着头灯望去,险些惊掉下巴 —— 眼前不是冰下湖,而是一座由透明冰柱构成的巨型迷宫,冰柱内部封印着无数奇形怪状的生物化石,从三叶虫到类似翼龙的爬行动物,全都保持着挣扎的姿态,仿佛被瞬间冻结。
“我的天…… 这是‘水晶宫’?” 李约翰的地质锤掉在地上,砸出的裂缝里渗出暗红色液体,“《山海经》说昆仑之北有冰宫,住了条‘烛龙’,难道就是这地方?”
齐海生蹲下身,用罗盘贴近冰面。盘上的二十八宿铜镜突然亮起,反射出冰柱上隐藏的纹路 —— 那是比甲骨文更古老的符号,每道纹路都在吸收地热能量,形成微弱的电流。他突然想起祖父讲过的郑和轶事:船队曾在南极圈遇到 “冰海鬼船”,船上的罗盘会指向海底的 “水晶金字塔”。难道眼前的冰迷宫,就是传说中的史前遗迹?
“快看!” 李约翰指着迷宫深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