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不沿太湖的辖县,首先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专业种棉户与织布户,其中以上海县、嘉定县、太仓州等地的转变最为激进,棉花种植面积甚至过半,昆山、常熟一带也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棉花产区。
而在苏州府、湖州府、嘉兴府等传统稻作区,水稻的种植比例在减少,桑树的种植比例在上升。
桑与棉的种植风潮分别向东向西传播,苏淞一带由传统的稻作区转变为桑、棉、稻混作区。稻的种植比例已经被普遍的压低到三成左右,苏淞一带也因此由原来的粮食输出地转变为粮食输入地。
同时,连片的手工业区与专业市镇,使得苏州府的乡村地区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管理需求,以往那些仅针对农业社会中的乡绅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一个以手工业工人为主的社会。
一些产业分布与行政区划之间的不重合,使得府县不得不相应的派出一些佐贰官,负责建立起一些协调机构。
至此,以手工业为基础,拥有相匹配的销售系统与行政系统的苏州府专业市镇体系形成,百镇有工,百工有业,支撑起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和消费城市。
当叶绍袁向胡文霆介绍到这里时,就有一些当地官府的人员来到船队边,小心的询问是否有需要他们帮助的地方。
因为胡文霆的船队并没有打出相关的旗号,当地官府的人员一时之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出胡文霆的具体身份,但是,那无比显眼的官船以及船上那些人员在无形中显现出来那种霸气,却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让他觉得胡文霆等人的身份一定不简单。
因此,他们还是抱着小心无大错的想法,规规矩矩的同船上的执勤人员进行了友好交流。
在得到亲兵们的汇报之后,胡文霆看了身旁的叶绍袁一眼,然后开口问道:“苏州府离叶先生所居住的地方大约还有多远?”
叶绍袁小心的回答道:“这里离在下所处的吴江汾湖大约还有近百里的路程,而现在天色已经临近傍晚,要不大将军先在这里歇息一晚,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启程赶往在下的住处?”
胡文霆大致估计了一下,如果继续赶路的话,大概只需要四个来小时,就能抵达自己最终的目的地了,而那时候的时间也只是在晚上的八九点钟左右,这对于后世的人们来说,正是夜生活开始的时候,根本不能算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考虑到叶绍袁此时的心情,肯定也是归心似箭,再加上叶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