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大明官员多了数百年的见识,而且也知道了历史的最终走向,因此,让您直接参与到相关的决策当中来,可能会对今后的事态发展能产生一些更有利的影响。
既然您认为不合适,那您到兵部任职的这件事情就算了。不过,您能不能根据您对历史的了解,再给我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呢?”
胡文霆问朱由检道:“陛下,你同我说了半天,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兵部到底是哪个职位出缺了呢?”
朱由检尴尬的笑了一下之后,说道:“哦,我还以为老师您已经知道了呢,您以前不是同兵部侍郎范景文范爱卿关系挺好吗?怎么关于他请辞回家守孝的事情,您一点都没听说过?”
胡文霆听了朱由检的说明之后,也觉得脑子中似乎有些模糊的印象,据史料记载,范景文在任职兵部侍郎期间,好像确实发生过辞职回家守孝这么一回事。直到两年之后,范景文守孝完毕,就被安排到南京任职了,可以说是远离了京城这个政治中心。
想到这些之后,胡文霆就对朱由检吐槽道:“这都是些什么破规矩啊,家事再大,还能大得过国事?这些人是不是书读多了,结果把脑袋也给读坏了。”
吐完糟之后,胡文霆接着说道:“不瞒陛下说,我看过的一些史料,其中对很多人的评价,都是被后人篡改过的,也许事实完全和记载的相反也说不定,所以我的建议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
因此,这事还是陛下自己拿主意吧,我相信以陛下的英明睿智,看中的人选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朱由检听了胡文霆对自己进行肯定的话之后,心里当然也是很高兴的,于是他笑着对胡文霆说道:“老师您现在做事怎么越来越小心谨慎了,很多时候您都在跟我打马虎眼。
虽然朝廷方面已经向我推荐了一个人选,但我一直觉得老师您比他更合适,既然现在老师已经明确表示不接这个差事,那么老师您就帮我看看,由侯恂来担任兵部侍郎怎么样,对了,老师您在史料上看到过侯恂这个名字吗?”
侯恂,字若谷,号六真,归德府(后世的河南商丘一带)人,为东林党成员之一。太常侍卿侯执蒲之子,翰林院编修侯恪之兄,侯方域之父。
对于侯恂的相关记载,胡文霆了解得并不多,只是大致知道他同明末大军阀之一的左良玉关系匪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胡文霆来说,他的儿子侯方域可要比他有名多了,侯方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