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骂声随风飘来。
他望着这一幕,脑海中已然勾勒出庞大而精密的布局。
让姚崇主理漕运,无疑是盘活全局的关键落子。
待商路畅通,满载粮草辎重的船只将如游龙般穿梭于河道。
为前线军队输送源源不断的补给,让洛阳城真正成为物资汇聚的枢纽。
粮仓充实,将士们便能安心征战,这是争霸天下的根基。
而至于寇准,则可以让其继续坐镇兵部。
如今麾下虽然猛将众多,但开战之时,他们皆是在外征战。
偌大的兵部衙门,竟只剩他这位兼任尚书的主公苦苦支撑。
兵部右侍郎杨业早已奔赴冀州,辅佐王猛训练新军。
而左侍郎荀攸每日在公文堆中周旋,青灰色的眼圈昭示着连日来的疲惫。
“寇准到了,当解燃眉之急。”
裴元峥摩挲着狼毫,挥笔写下。
“命兵部主事寇准升任兵部司员外郎,协助荀攸处理日常公文。”
这看似寻常的任命,实则暗藏玄机。
让其担任兵部司员外郎,既能迅速熟悉兵部事务,又能在不打乱现有格局的前提下,逐步渗透进军事决策核心。
“宋璟、包拯......”
裴元峥喃喃念出这两个名字,声音里带着近乎偏执的渴望。
他再次提笔。
这次,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命影卫分十路追查,凡有宋璟、包拯踪迹处,即刻八百里加急回报!”
裴元峥的目光转向墙上的官员名录,指尖重重划过那些印着红圈的名字。
那皆是近期被弹劾的贪官污吏。
“整顿吏治,非宋璟莫属。”
他低声自语,仿佛看见宋璟手持弹劾奏章,在朝堂上慷慨陈词。
以 “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魄力,将腐败之风连根拔起。
裴元峥走到窗前,望着洛水方向的点点星火。
海瑞卸任洛阳令后,继任者终归能力有限,致使城中治安混乱。
达官贵人的马车横冲直撞,市井小民的冤屈无人问津。
就连洛水河畔的米市,都成了豪绅们囤积居奇的场所。
“包拯......”
他的喉结滚动,掌心无意识地按在兵器架上空荡的剑鞘。
若这位青天大人执掌洛阳令印,定能让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