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晨光穿透云纹窗棂,在议事厅的金砖上投下斑驳光影。
嬴政抚着腰间佩剑,目光扫过下方捧着竹简的群臣,最后落在刚踏入殿门的张娘与小翠身上——两人虽风尘仆仆,眼中却透着劫后余生的坚毅。
“张娘,此番深入虎穴,辛苦了。”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且将赵国见闻细细道来。”
张娘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襟,上前一步行礼:“启禀大王,此次在赵国,民女探明李牧在代郡设下空城计,其粮草实则空虚。但李牧此人极为谨慎,在雁门屯有重兵,且在沿途要道设下诸多暗哨,一旦有风吹草动,便能迅速调兵支援。此外,赵国王室因歌舞盛会疏于防备,城中守备力量分散,然郭开等佞臣仍在四处排查异己,若大秦贸然出兵,恐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李斯捋着胡须沉吟道:“大王,既然已探得赵军虚实,臣以为当速战速决。可集结十万大军直扑代郡,摧毁其虚假粮仓,断了赵军念想,再挥师雁门,与李牧主力决战!”
蒙恬却摇头反驳:“李大人此言差矣。代郡虽无粮草,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我军强攻,李牧定会趁机从雁门出兵,截断我军退路。末将以为,应先以小股兵力佯攻雁门,吸引李牧主力,再派精锐绕道奇袭代郡,打乱赵军部署。”
王翦微微皱眉,沉声道:“两位所言皆有道理,然赵国骑兵天下闻名,即便我军突袭代郡得手,李牧的骑兵也能迅速回援。若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待赵军各路援军汇聚,我军将陷入苦战。”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这时,一直安静站立的蒙毅出列,他目光坚定地说道:“大王,诸位大人的计策都十分精妙,但忽略了一点。赵国百姓因灾荒困苦已久,对王室多有怨言。我们可派人在赵国境内散播消息,告知百姓大秦此次出兵是为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承诺战后减免赋税,给予土地。如此,既能瓦解赵军民心,又可减少我军攻城时的阻力。”
韩非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补充道:“蒙毅大人所言极是。此外,我们还可利用郭开与李牧之间的矛盾。郭开此人贪财好利,大王可派人携带重金暗中联络,许以高官厚禄,让他在赵王面前进谗言,干扰李牧的军事部署。同时,继续散布谣言,离间赵王与李牧,使其君臣失和。”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荀子:“先生对此事有何高见?”
荀子轻抚胡须,缓缓说道:“大王,兵者,诡道也。然战亦有道。此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