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流脸色变幻数次,最终对着明尘抱了抱拳,一言不发,身形化作一道剑光,冲天而起,消失在云端。
莫三癫挣扎着爬起来,对着明尘胡乱作了个揖,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那株碧玉兰,又摸了摸自己仿佛年轻了几岁的身体,最终长叹一声,解下腰间的酒葫芦,将其中的酒液尽数倾倒于地,也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守拙观。
一场足以震动整个修行界的风波,就在这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间,消弭于无形。
明尘收回双手,周身那引动天地的磅礴气息瞬间敛去,又恢复成那个温润沉静的年轻道人。他走到道心碧玉兰旁,轻轻抚摸着那温润如玉的叶片,低声道:“师父,弟子幸不辱命。”
守拙观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经此一事,“道心碧玉兰”与明尘道长的名声,却以一种更加传奇的方式传遍了天下。人们不再仅仅视其为玄真仙师的遗迹,更将其看作天地正气的象征,大道显化的奇迹。无数人慕名而来,不为求宝,只为在观中那株碧玉兰旁静坐片刻,感受那份洗涤心灵的清净与平和。
明尘来者不拒,亦不宣扬。他依旧每日照料兰草,研读道经,为乡民解惑。只是,他讲经说法时,声音中似乎多了一种奇异的韵律,能让人心绪安宁,杂念顿消。他为人解厄时,指尖偶尔流泻的清光,也越发神效非凡。人们渐渐发现,这位年轻的明尘道长,身上那份沉静与悲悯,越发像当年那位玄真仙师了。
时光流转,又是数十年过去。栖霞山依旧青翠,守拙观香火更加鼎盛。观中那株道心碧玉兰,已生出了第七片叶子,叶脉中的金光流转,隐隐构成一个玄奥的符文。
这一日,正值玄真子焚身救疫的百年忌辰。观中举行了盛大的法会,信众如云。明尘主持法会,虽已须发皆白,容颜却如中年,眼神清澈依旧。法会尾声,他屏退众人,独自来到碧玉兰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明尘盘膝坐于兰草旁,望着天边那瑰丽的云霞,眼神平和而悠远。他轻轻抚摸着第七片叶子上那渐渐清晰、散发着大道气息的符文,低语道:“师父,百年了。弟子……也该走了。”
他缓缓闭上双眼,气息变得悠长而深邃。夕阳的金辉洒落在他身上,与碧玉兰叶脉中的金光交相辉映。
渐渐地,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明尘的身体,在夕阳的金辉中,开始散发出柔和的白光。那光芒并不刺眼,纯净而圣洁,与当年玄真子焚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