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野草,越是压抑,越是疯狂滋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矛盾与痛苦日夜折磨着他。他变得沉默寡言,面容憔悴,眼窝深陷。抄经时常常走神,笔下错漏百出。画也画不下去了,每每提笔,眼前浮现的总是那双清透的琥珀色眼眸。
一日,他出门采买米粮,远远瞧见阿绣挎着菜篮从集市方向走来。阿绣也看见了他,脚步明显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有担忧,有埋怨,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低下头,匆匆从他身边快步走过,仿佛躲避着什么瘟疫。
沈青崖僵在原地,看着阿绣消失在巷口的背影,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连阿绣…也怨他了么?他想起那日雨中自己仓惶逃离的背影,想起胡四姐绝望的泪…一股强烈的愧疚和难以言喻的酸楚猛地涌上心头。
他漫无目的地在镇上游荡,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枫桥边。细雨如丝,古老的石桥在烟雨中静默。桥下河水潺潺,流淌着千年的光阴。他凭栏而立,望着迷蒙的水面,思绪如同这河水般纷乱。
“沈公子?”一个略带讶异的温润声音在身后响起。
沈青崖回头,见是镇上“慈心堂”的坐堂大夫陈先生。陈先生年约五旬,须发花白,面容清癯,医术高明,为人仁厚,在镇上颇有声望。
“陈先生。”沈青崖勉强拱手。
陈先生撑着伞走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眉头微蹙:“多日不见,公子清减了许多。可是身体不适?或是…心中郁结难解?”老大夫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他眉宇间的愁绪。
沈青崖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劳先生挂心,只是…近日心绪不宁罢了。”
陈先生捋了捋胡须,目光投向烟雨中的河面,似有所指:“心绪不宁,常因外物扰神,或…心魔自生。老夫行医多年,见过形形色色之人。有时,眼见未必为实,常理未必是真。天地之大,造化玄奇,岂是凡俗所能尽窥?譬如草木鸟兽,亦有灵性;山川风月,亦蕴深情。执着于皮相之别,执着于常理之限,反倒蒙蔽了心眼,错失了本心所向的清明与真意。”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沈青崖一眼,“公子是读书明理之人,当知‘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若因外相而疑本心,因常理而负真情,岂非…本末倒置,徒留憾恨?”
陈先生的话语如同醍醐灌顶,字字敲在沈青崖心头。执着于皮相之别…执着于常理之限…错失本心所向的清明与真意…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是啊!他爱慕的,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