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又不是不知道,跟狗爬似的,上次交上去的《忘川河畔魂体临时安置点卫生状况巡查记录》,让崔判官手下的文书小鬼给打回来了八次!说我的字‘形如鬼画符,意若天书卷,不堪卒读,有碍观瞻’!我…我上哪儿说理去啊!”
我斜眼瞥了一下他手里那卷厚厚的表格,心头也是一沉,像被塞进了一块冰冷的石头。那些扭曲的符文,每一个都像催命的符咒。阴司这地方,不知何时起,规矩比枉死城里的冤魂还要多,还要细碎磨人。生死簿的格式,三百年来,我亲眼看着它改了七回!从最初的竹简手书,到后来的绢帛誊录,再到如今这据说能“自动感应魂息、智能匹配阳间功德”的玉版符册。每次格式一换,就意味着我们这些最底层的勾魂鬼差,得把辖区内所有亡魂的信息,不分昼夜、不吃不喝地重新誊抄录入一遍!那玉版符册金贵得很,录入时魂力注入稍有偏差,或是符文书写角度差了一丝一毫,整块玉版立刻就会碎裂,化作齑粉,还得自己掏腰包赔上阴德去补!勾魂索链,更是要过足足十八道“安检”!从阴煞之气的纯度、浓度、稳定性,到索链本身的柔韧度、抗魂力冲击强度、对特定魂体(尤其是婴灵和怨气深重的厉鬼)的针对性吸附力……每一项都有专门的检测法阵和符印,繁琐得让人头皮发麻。稍有差池,便是“不合规”,轻则扣罚当月阴德,重则索链被收走“返厂重炼”,耽误了勾魂时辰,那罪过可就大了。
更别提什么《忘魂汤熬制工艺标准化流程》、《奈何桥通行效率月度分析》、《阴差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核细则》……简直是多如牛毛,浩如烟海。连孟婆那样在地府熬了不知多少年头的老资历,上个月都因为一碗汤的浓度检测,比新规标准低了那么微不足道的一丝,被扣掉了整整三个月的“年终功德香火”!老太太气得差点把熬汤的大锅砸了,最后还是被几个小鬼死死拦住。
“行了行了,嚎什么嚎!”我被他嚷嚷得心烦意乱,胸中一股郁气直往上顶,没好气地打断他,“阎王爷放个屁,咱们都得当圣旨闻着!规矩是上头定的,表格是上头发的,填不完?等着扣阴德呗!还能咋地?难不成你还能打上森罗殿去?”我用力甩了甩手里那条沉重又污秽的勾魂锁链,链条发出“哗啦啦”一阵闷响,“赶紧的!先把今儿的差事办了!西边乱葬岗那片儿,刚死了一个赌鬼,怨气不小,别让他成了气候,到时候又得写《厉鬼应急处置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牛头被我噎得牛眼圆瞪,嘴巴张了张,最终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