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让人无从捕捉。她不再多言,只静静地看着陈慕云将玉扣小心地贴身收好。
会试三场,贡院森严。陈慕云端坐号舍,当考题发下,展开卷纸的刹那,奇异的事情发生了。贴身佩戴的牡丹玉扣似乎微微温热起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清明之感自胸口弥漫开,瞬间涤净了所有紧张与杂念。那些曾由胡氏指点过、自己反复揣摩过的经义精髓、策论关节,竟如同早已镌刻在脑海中一般,清晰无比地浮现出来,字字珠玑,条理分明。他下笔如有神助,洋洋洒洒,文思奔涌如江河,竟将胸中韬略倾泻无遗,字字切中肯綮,文采斐然。
放榜之日,金榜高悬。陈慕云的名字赫然列在榜首——状元及第!消息传回凤阳那间破败的祖屋,早已是万人空巷,贺客盈门。昔日门可罗雀的寒舍,被前来道贺的官吏乡绅、好奇的邻里挤得水泄不通。爆竹声震天价响,红纸屑铺满了门前的泥地。
喧嚣中,陈慕云的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搜寻。然而,那个清冷如月的身影,那个助他改天换命的白衣女子,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杳无踪迹。只有陋室的书案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方普通的石砚,压着一张素白纸条,上面是几行清逸灵秀的字迹:
“锦袍初着君恩重,玉堂金马步青云。妾缘已尽,当归山林。望君珍重,莫忘前约。胡氏留笔。”
墨迹未干,仿佛主人刚刚离去。陈慕云握着纸条,心头掠过一阵强烈的失落与怅惘,如同骤然被抽空了什么。然而,这份失落很快便被殿试传胪、琼林赐宴、跨马游街的无限风光所淹没。红袍乌纱,御前对答,天子嘉许,同僚艳羡……巨大的荣耀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推上了人生的巅峰。胡氏临别的告诫,那枚牡丹玉扣带来的奇异助力,连同那间陋室里的清冷月光与暗香,都在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中,渐渐变得遥远而模糊,仿佛只是年少时一场瑰丽而飘渺的幻梦。
十年宦海沉浮,足以将许多东西冲刷得面目全非。
昔日的寒门状元郎陈慕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心忧柴米、在油灯下苦读的清贫书生。十年间,他凭借过人的才具和圆融的处世之道,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步步为营。他深谙明哲保身的道理,也懂得如何利用规则与潜规则。对上司,他谦恭有礼,进退得宜;对同僚,他广结善缘,不轻易树敌;对下僚,他恩威并施,笼络人心。他处理政务条理清晰,奏对得体,更难得的是,他似乎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上意的微妙变化,做出最恰当的反应。几件不大不小的棘手差事办得滴水不漏,博得了“精明干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