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代表和苏方代表,抵达滨海。
抵达滨海的第一件事,便是召开记者招待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同于河市,只有苏国和江省的记者,在滨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可是全国各地的记者汇聚。
甚至不止有苏国记者,华夏记者,就连小日子,M国,高丽棒子国等诸多国家,都象征性的派了记者过来。
可以说名面上,是来祝贺华夏国弄出个北交会,实际上是想看看,华夏和苏国的关系,到底缓和到哪一步了!
江省为了应对北交会的顺利召开,直接在滨海市政府的旁边,现盖了一个大型贸易场地,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
场地目前并不健全,暂时只有一个主厅和一个副厅,和用来存货物的库房群...
除了几个重要设施外,很多地方还都是露天场景,但不妨碍,江省对北交会的看重。
江省作为北交会的组织者,省内的各大工厂,
在北三省代表还在河市谈业务时,就已经把自家的产品摆到了北交会的展厅里。
随着江省的业务代表返回滨海,便开始着手布置外商的展厅,
接纳四面八方来的国内代表和国外代表,给他们按需分配展区证明。
严格来说,北交会没有广交会的底子,这第一届准备的还是太匆忙了,甚至忙的有些乱套了~
就拿广交会来说,每年的4月和10月时,他们都会至少提前一个,收集国内代表们的信息,替他们安排住宿。
要是国外商人,怕是要提前三个月就得沟通的明明白白,过程贼繁琐。
可滨海的北交会,从上级下达通知,到北交会开启,全程不过两个月的空档。
就这两个月,滨海不仅要盖场址,还要给对应的国家发送贸易邀请函,
还要迎接苏国口岸打开,那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三个人用!
外商展厅内,李华麟举着喇叭,正指挥工人们摆放苏国代表提前运来的展品,嗓子都要喊哑了。
身边的工人来往不休,就连叉车都用上了...
“华麟,华麟~”
人群中,王雁菡的身影浮现,她来到李华麟的身边,递给他一份文件,继续道:
“布拉格为申斯克的商品都已经抵达火车站,卡捷琳娜带人去接站了。”
“她临走之前让我告诉你,尽量给布拉格维申斯克的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