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林们的结局尚在其次。关键是自己。陶唐已经毫不掩饰地表露了对自己的不满。如果在迫在眉睫的干部考核中不能猜中陶唐的心意,陶唐有无数个理由拿掉自己!本来他想着再进一步捞一个副总师干到五十五岁,原来认为并不难,现在则发现能保住位子就不错了……
\n
彭杰意识到很大的危机。陶唐真有可能拿下他!他已经过五十一岁了,如果升不上去就可能在这一轮的调整中离开现在的岗位。免职回家倒不可能,陶唐不会因为一次泄密便将一位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一撸到底。最大的可能就是平调到另外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岗位,比如说到基层某个支部当书记。支部书记也是正处,但对于彭杰而言,那就是实实在在的降职。
\n
彭杰无数次跟免职的中干谈过话。能上能下,能屈能升是挂在嘴边的口头语,“谁的位子也不是买来的”,他常常这样教育别人。但如今轮到自己才发现,人这种生物还真是有大毛病,不仅在生活上存在由奢返俭难的现象,在官场上,降职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n
怎么办?束手就擒吗?搞了近二十年组织工作的彭杰认为,官场上从来都是事在人为,定了的人事调整在开会前一小时发生变化都不止经历过一次了,只有傻瓜和懦夫才会听天由命。那么怎么办呢?如果李珞帮不上自己,谁能帮助自己呢?他想了一圈儿,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在陶唐面前替自己说话的人。韩志勇、马光明不要说了,他们恨不得陶唐立即免了自己呢。其余几个领导,除了最近跟自己和李珞走的比较近的邱林外,真没有可以相求之人。就一般情况,组织部长和党委书记是密切合作的关系,但赵庆民绝不会帮助他。因为他平时对赵庆民严重缺少尊重。而且,一个明筱月就得罪赵庆民了,赵庆民几次努力,都被李珞挡了回来,最终还是陶唐出面解决了明筱月的副处问题,赵庆民怎么会把这件功劳记在自己头上?
\n
看来解铃还得系铃人,陶唐那一关必须自己闯了……怎么跟陶唐谈呢?怎么打动陶唐呢?思来想去,彭杰认为必须做好眼前的干部考察工作。但谁能告诉自己陶唐这一轮人事调整的意图呢?恐怕只有李珞了。他承认,论人心的把握,老领导李珞远在自己之上,当了十几年的组织部长,李珞那套本领自己还是没有全学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