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n
“你的理由很充分,我很清楚。但在我看来,简直就是饮鸩止渴。鸿友,你对宏观经济有没有研究?”
\n
“谈不到研究。平泉市一家的情况。还上不到宏观的高度吧?看来你对宏观经济是有研究了……”
\n
“我对宏观经济不能说有精深的研究,也不能说没研究。在燕京总部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读书看报,还真看了些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书。我国学者的有,国外的更多一些。因为我所处的位子,对我们集团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把辉煌集团放大,或许就是全国的缩影。你先听我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反正就咱俩人。”
\n
“你讲,我洗耳恭听。”
\n
“我们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如果回顾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那时我们还在上学,感受不深,关键是理解不够,更谈不上研究了。经济学上有个帕累托效应,也就是每个人资源的获得都建立在别人不受损失的基础上。特别是农村改革释放出巨大的红利,受益的不仅是农村。进入九十年代。以南巡讲话为标志,国家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阶段。以特区经济,发展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工业园区和各种开发区,还有地方无所不用其极的招商引资为标志,gdp概念被全面引进并成为了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这个时期,是农民受损,城镇受益的阶段。帕累托效应不存在了。不知你看过那本书没有?就是湖北一个乡党委书记给总理写信的那个,提出了三农问题,农民最苦。农村最穷,农业最危险……”
\n
周鸿友点了支烟,那本书他是看过的,印象很深。但陶唐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一个国企老总给市长上宏观经济课?还是农村问题?
\n
陶唐继续讲。“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种政府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出现了全面的产能过剩,国企亏损面很大,银行业不良贷款达到两位数,所以当时的总理主导了银行业一系列的不良贷款剥离。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是那时候陆续成立的,接过了银行的坏账,同时引入外资改造我国的商业银行系统。对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