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n
如果在半年前有人说今年红星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可以突破100亿,李珞是不信的。如果是营销部的人吹此类牛皮,李珞一定吐到他脸上去,即使他是刘书林也不免。一季度的收入是多少?14.3亿!四月份结束也没超过20个亿,平均每月还不到五个亿。而100亿是什么概念?平均每月要实现8个多亿,考虑到前面的欠账,后面几个月要每月突破十个亿才行。就红星当时的状况,别说十个亿的市场有没有,即使有订单,也会受制于生产。虽然李珞不管生产,但不等于他不懂生产。
\n
四月中旬陶唐来了,应他的要求,营销部几经反复,做了一份在李珞看来很有份量的市场分析报告,结论是公司在2013年销售收入应当在60~70亿之间。
\n
所谓有份量,是指有翔实的数据支撑。手持订单是一方面,任何一个企业,除了那些垄断企业,都很难在年初拿到全年的订单。所以对市场的预判就很见功力了。李珞认为营销部修改后的这份报告写的不错,所以他痛快地在报告上签了字。其实他清楚,这份报告是打了埋伏的,就市场容量而言,全年拿到八十个亿的单子还是有希望的,但市场不是常数,它是个变数,往往体现出非此即彼的特征,即或者是良性循环,或者是恶性循环。如果前面干的好,工期和质量不出大问题,后面的单子就容易拿到,反之就惨了,经营了好久的市场也会逐渐被他人蚕食甚至彻底丢失。
\n
李珞之所以瞧不上同伴们,抛开彼此处于竞争关系的原因外,工作赶不上市场节奏是主要原因。嘴上天天喊着用户是上帝,实际永远以我为主,表面上销售是龙头,实际上生产仍然左右着销售。这个大型国企的老毛病在红星体现的尤为严重。市场是什么?且不谈产品的技术领先程度,市场就是质量+价格+供货期。这三个基本条件中。你有一条做不好,市场竞争就可能处于劣势。李珞庆幸红星的市场目前还不允许那些低端私企进入,矿山机械及变速箱不是一般民企可以涉足的,不好说是资金技术双密集吧。至少可以算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反过来说,就凭红星生产经营的水平,假如从事低端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