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反常。
\n
都是罗少兴惹的麻烦!对于这个罗少兴,唐一昆感到无奈且心烦了。的确,罗少兴是老朋友、老同学,而且在东湖房地产公司的扩张史上立过汗马功劳,可是他跟不上东湖的发展了,齐震说的不错,一些元老确实应该让位了。
\n
他曾让齐震试探过罗少兴,没谈妥,反而加深了彼此的猜疑。
\n
他对罗少兴的态度是可以给一大笔钱,也可以逐月给他一笔丰厚的“养老金”,但绝不给他想要的股份!但罗少兴想要的恰恰是股份。这是不可能的。东湖实业是唐氏家族的私人所有,除了魏凤茹、魏舍刚、唐一为等少数几个亲属,任何元老都没有给过股份的奖励,连齐震都没有,你罗少兴凭什么?
\n
搁下罗少兴问题,唐一昆的思绪转回了东湖房地产。他不担心华锦路事件的处理,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不会将东湖房地产拖入舆论的漩涡。他自认不缺同情心,但对于那些钉子户,他早已丧失了起码的同情心。现在不是十年前了,他深切地感到了道德沦丧在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华锦路事件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了解了事件的经过,在邓国明的银桥公司野蛮不人道的行为背后,是那户李姓人家失去理智的贪婪。你说你不过是一套总建筑面积48平的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破房子,东湖公司的面积补偿已经让步到1:2了,相当于在东湖翰林建成后一分不出白得一套100平的楼房,这样的条件竟然还不答应,竟然无耻地提出补偿三套楼房,那个该死的老太婆公然说要为三个子女每人捞一套。这怎么可以?把东湖公司当成摇钱树了还是慈善机构?
\n
这件事他理解罗少兴的态度。某种意义上罗少兴正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工程挡在那里,也看着旱季就过去了,隐蔽工程不能拖入雨季施工吧?采取些相对极端的措施也是不得已呀。
\n
曾经与私密的朋友探讨过一个问题,即富裕人群和贫困阶层谁更讲道德。答案是没有答案。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讨论是在东湖读书会内展开的,读书会是照齐震的建议成立的,运作已有十余年了,正式的成员不过数十人,每次参与讨论的不超过二十人。当初齐震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