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怕现在还蒙在鼓里。”
\n
大街小巷里,有啃着馒头的大汉嚷嚷起嗓子,把狐朋狗友聚集过来一起畅快,不过实际而言,他们并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处。
\n
史书对于这次的罢相事件记录很公正,就如同世人所知的真相。
\n
“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丁酉,左仆射曾布以权谋私,用姻亲陈祐甫填户部缺贪污公银,被台谏吴材、王能甫举,布羞恼庭前,与上争,颜色稍厉,被中书温益斥,布悔,时上已不悦,拂袖而去,布自此失势,两日后自请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归故里南丰教化诗书。”
\n
不过对外布榜的内容可比史家要精彩,对曾布的严厉措辞是不用说的,当事人陈祐甫也削职候审,总之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百姓也着实欢喜。确实,平民绊倒一朝宰辅实是罕见,这也让底下唱起了徽宗的赞歌。而作为这场倒曾运动中的代表——太学生,也就此受益。
\n
朱雀城门边贴着的告示清清楚楚的有写。
\n
“太学生陈东煽动民众,堵抑宫门,令世风浮躁,非学府教化所出,故夺其生员,并惩三年内不得进试。以儆效尤……”
\n
既然是受益,后头当然是有转折,“但念其忠君爱国。心迹可嘉,为免其今后误入歧途,故特赐其进学翰林,修身养德。待得它日为国尽忠。为社稷谋福。”
\n
典型的朝廷式打赏。
\n
百姓们哄笑一阵散了,当了趣闻四说,轰动的肯定是学府士林里了,谁能想到这反动行为居然还获了朝廷嘉奖,只一弱冠之年便入了翰林,前途何人质疑。
\n
矾楼。
\n
大堂里头的笙歌片片,但已非旧日红粉模样,醉了酒的青年才俊捶胸顿足。“这等便宜,怎得就被那陈东捡去……”咕噜咕噜的一顿果酒。大恸世道不公,旁边也没了与女姬调笑的兴致。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