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的开场冗长且煽情,但终归是有些真情实意的,所以底下还是仔细听完,只是诧异苏轼没有当即搬出家国大义来,这倒让许多老头好奇苏轼的后手了。
\n
“呵,还是这个老样子。”资政殿大学士黄履抚着长髯在笑。身边的范纯仁放下酒盏子,有些皱眉,每个人想的终归有些差异。
\n
而这时。开场的笙歌燕舞已准备就绪,琴女技师们奏响百乐,瞬间,清沥的丝竹声像片羽一般荡漾开来,那深受京中歌姬妒忌的封宜奴这时顶着无数上流的目光上场,她把琴抱在怀里,很紧。甚至都贴在了胸口,不梳髻的发云直披下肩,与那白皙的美人锁骨相映成形。这份打扮,把女子的柔弱更勾芡了两分。
\n
“封宜奴见过老学士,见过诸位大家。”
\n
她挽着裙花拜了一礼,这时有风东来。将山里轻盈的黄花瓣儿带了进来。美美地落在她周身,打在她发梢,两边那些纸醉金迷的官衙内看着好,还鼓动起了细微的喝彩,年长些的,不谙风情的老头也会问上两句来历。
\n
“撷芳楼的新行首?”,“哦……”
\n
“自从潘楼那花魁退了后,这京里头的女伶就属她红了。你不是听过她那虞美人么,怎么还忘了。”
\n
……
\n
小小的两句议论。对于一个伶人来说也委实不易,李清照和蔡薇俩姐妹此刻也在看那白莲花般的女子:可真是会打扮的水灵儿。
\n
她们相视一笑下,场中的丝竹声开始渐隐下来。
\n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n
歌声空灵富有仙气,在人的心田里都能洒下甘甜,在今日的宴会上,确实没有比用苏轼的名词开场更有味道了,待得一曲终了,还有些人在沉吟着字句间的起承转合,看是风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