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再度拜相,前后独相十余年,任上劝谏齐高宗继续抗金,但齐高宗不听,执意冤杀韩甫岳将军、与金人议和。】
【李浩在皇帝与一众投降派大臣之间周旋,暗中调换狱卒救下韩甫岳将军,并做出许多安排,确保十年后韩将军再起时有可战之兵。】
【隆兴元年,金主完颜海陵以举国之兵进犯。李浩力谏齐高宗禅位,逃往海上。后,海船爆炸起火,齐高宗崩于海上。】
【齐孝宗夺李浩爵位、谥谬丑。后韩甫岳将军北伐建功,力主为李浩平反。齐孝宗追赠李浩申王,谥忠献。】
【李浩其人,后世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他是齐金议和、韩甫岳将军蹉跎十年的罪魁祸首,是朝中权奸,是投降派代表人物,金人和议中“不可以无罪去首相”就是罪证;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奉齐高宗之命行事,暗中保下韩甫岳将军,是十年后隆兴中兴的第一功臣。】
【评价: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一条生平梗概,几乎是将楚歌扮演的李浩一生中的辗转蹉跎全都给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
楚歌看着生平梗概,不由得感慨。
这个李浩,是《暗沙》中的虚构人物。
他人生的前半段,跟秦会之一模一样。
直到第二次复起成为当朝宰执,与金人和议的时候,情况才发生变化。
历史上的秦会之,在权势欲望中彻底沉沦,变成了一个既无礼义廉耻、也无家国大义,变成了齐朝这个并不清明的环境中的一个搅屎棍,让整个齐朝,乃至整个华夏,更加向着深渊坠落。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虽然也站在了同样的十字路口,但却仍旧忍辱负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暴自弃,而是仍旧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