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林浩和伊娃共同设计新的飞船,月宫基地旁边的太空船坞已经建造完毕,5号把基地建造得更加完善,船坞不能空闲,必须要建造飞船的。
这次的飞船设计,参考星辰号,变化并不太大。
星辰号已经有过两次建造,并且做过细微调整,还根据统一场论设计出重力模拟系统,并且测试过。
核聚变技术是三代技术,已经很成熟,而且,之前研发的二代等离子体电浆螺旋推进器性能优越,完全能够胜任飞船的动力系统。
只不过,目前造出来的飞船,仍然只能在太阳系中飞行。
当然,这不是说它飞不出太阳系,而是速度不够快。
根据超算模拟。
飞船离开大气层以后,速度可达每秒33千米,然后就要不停地加速,可以达到每秒数百千米以上,但这样的速度,在宇宙宏观的大尺度下,仍然还是太慢。
如果指望这样的飞船飞出太阳系,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林浩也没有办法。
科技需要积累的,只能慢慢来。
名称:火星号。
类型:中型太空飞船(太阳系内飞行)。
系统:小娃复制体。
规格:320m*78m*52m。
组成:舰长室、控制中心、生活舱(中)、医疗休眠舱(小)、货舱(大)、能源动力舱、补给舱(小)。
动力:大型核聚变*2,中型核聚变*2(备用),小型核聚变*10(备用),等离子体电浆螺旋推进器(主*3+辅助*32),携带能源液态氚10吨以上,越多越好,最好数十吨以上。
支持:量子通讯,重力模拟,生活舱支持内部生态系统、垂直起降功能、隐身功能、应急逃生系统(2)。
装备:电磁炮*2、超能激光武器*3、探测器*16、大型光谱雷达*1、多功能迷你卫星*12、载机器人小飞船*3(每艘最多搭载6名乘员)、大气层内专用起落架(可收缩)。
满编:320个机器人。
林浩看着新超算中心,投影出来的飞船,视觉上还是比较震撼的。
火星号吨位大约18万吨。
还算不错吧。
火星号在月球太空船坞建造,周期需要长达六个月,一来它太大,二来在月球建造确实没有地球来的方便,月球上的工业体系远比不上地球老家,许多零部件只能靠星辰号来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