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乡村景象仅在书中读过。
自穿越而来,更多时间在城市度过,对此所知甚少。
张主任娓娓道来,故事精彩而引人入胜。陈杨恰到好处的关注,更激发了他的讲述热情。
他的情绪愈发高涨,到最后竟兴奋得手舞足蹈。
就在此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缓缓走近。
她衣裳破旧不堪,满是污渍,一看便知生活困苦。
仿佛找不到座位,她来到陈杨身旁驻足歇息。
车厢内依旧拥挤,许多人因买不到座票只能站立。
然而这些人多是年轻力壮者,鲜见像这般年迈的妇人久立。
丁秋楠在一旁瞧见,心生怜悯。
"老人家,请坐我这儿吧。"她轻声劝道。
可老妇人打量丁秋楠后,婉拒道:"姑娘体弱,不像乡下人耐劳,我们站着无妨。"
朴素的话语勾起张主任儿时记忆。
他想起家乡的大娘们,言语间亦如此质朴。
"您坐我这儿,我年轻力壮,站着没关系。"
张主任靠窗而坐,若想离开需绕过陈杨。
按理该是陈杨起身让座。
却不知为何,陈杨只盯着桌面,毫无反应。
众人对他的好感渐消。
"连张主任都换了座位,他怎就不动一下?"
"先前看他帮老钟拎包,还以为挺好的,谁知看走眼了。"
这世道上人都挺热心肠,可对冷漠的人总是看不惯。于是,一些对陈杨颇有微词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张主任本是一番好意,想为老妇人让座,却没料到这一举动竟让陈杨陷入尴尬。
陈杨站在那里,左右为难。
“小伙子,还是你有善心啊,老太太腿脚不便,有座位对她来说再好不过了。”
老妇人见状,赶忙答应下来。
张主任不再迟疑,直接起身扶老妇人坐下,而自己则站在一旁。
陈杨只是稍稍侧身,便完成了两人的位置交换,自己依旧坐在原处。
就连丁秋楠也觉得陈杨的行为难以理解。
按理说,陈杨平时是个随和的人,刚才还主动分享食物给他,为何此时却不肯为老人让座?
丁秋楠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此事暂且放下。
张主任走到丁秋楠身旁,继续闲聊。
“姑娘,你真是个善良的人,刚才还想给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