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再仁慈,也不可能网开一面放赵军回去。
况且,他的部将们还要靠敌人的脑袋来邀功升官发财呢。
断了兄弟们的财路,散了军心,这大哥就不好当了。
所以这三十万的俘虏,必须得死。
可惜,纵然有千万理由,在道德层面都是无解的。
因为战争本身,就是违背道德,泯灭人性的。
拔剑自刎的一瞬,对白起来说,才是真正的解脱。(完)
3.王翦:打仗的目的是混口饭吃
贪财好色,做个俗人。
再度出山伐楚的王翦,对秦始皇五次提出封赏。
高光时刻的王翦,选择如此摆烂,无非是想安全着落。
攻打楚国,胜利是毫无悬念的。
但王翦要如何才能全身而退,才是最艰难的问题。
王翦一生,共服侍过秦国的四任国君。
但他为人非常的低调,从来不在人前显摆。
秦昭襄王时期,他用计除掉了范睢的仇人魏齐。
秦始皇时期,他先除成蟜,后又建议赐死吕不韦。
攻打赵国时,他以反间计,除去了强大的对手李牧。
令赵国自毁长城,赵王迁成为瓮中之鳖,赵国各地皆为秦地。
攻打楚国,以六十万大军压境,是王翦的套路。
以逸待劳,耗死了项燕的四十万大军,是王翦的目的。
王翦围楚用了整整一年多时间,弄得项燕非常窝囊。
后来项燕实在憋不住了,准备调整部队进攻。
结果被王翦抢了个空档,大破项燕大军,杀项燕于蕲。
王翦以灭五国的光辉战绩,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王翦拿到封赏之后,便和他的儿子王贲辞职不干了。
后来,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钟情于王贲的女儿。
王贲遵从王翦的遗训,没有同意两个人的婚事。
最后扶苏惨死,不能不说王翦有先见之明。(完)
4.卫青:奴隶翻身把匈奴当菜切
过了这个村,也就没有那个店了。
卫青明白,要想成为汉武帝身边的叱咤红人。
上阵杀敌,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卫青的童年,比较的悲惨。
只因为,自己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子。
父亲不疼,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