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赵鞅派尹铎去治理晋阳,他就直言不讳的说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榨干老百姓,充实国库。
第二套方案,是减轻赋税,扩张耕地,修筑城堡,御敌防寇。
无论实施哪套方案,都不要干涉他。
以赵鞅的胸怀,自然是选择第二套方案。
毕竟,作为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他是赵氏家族最优秀的子嗣。
当尹铎到了晋阳,按照富民的方针,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一方面减轻农民的赋税,一方面动员官兵百姓开垦更多的良田。
甚至前朝的城墙,他不仅不拆,还加高了许多。
赵鞅到晋阳考察的时候,见城墙垒的更高了,非常的生气。
尹铎当面汇报说,城墙从来没有国籍,关键是保护谁的子民。
如果拆掉了重新建造,这么劳民伤财,那不是便宜了敌国么?
赵鞅听罢,羞愧不已,暗暗赞赏尹铎的眼光独到。
后来,赵鞅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晋国有难,就去晋阳避险。
晋阳城,不仅有尹铎积累的千囤粮食。
还有董安于所储备的箭镞,以及制作箭杆的材料。
就算是遇到中山狼,照样也是弯弓而攒射其臀部也哉。(完)
5.李牧:想要做个牧马人
有些人甘愿平凡,但他却如繁星般闪亮。
有些人想要归于平淡,却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
廉颇出走之后,赵国只剩下李牧一个人撑。
原本的同事和战友,那些烽烟中的英灵。
田单、赵奢、蔺相如,个个驾鹤西去。
留下岌岌可危的江山,以及外强中干的社稷。
对于李牧来说,肩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前日,虎狼之心的强秦,终于撕破了伪善的脸皮。
派出大将王翦,带领十几万兵围住了邯郸城。
赵王连夜派宠臣郭开,召来李牧入宫。
命李牧举全城之卒抵抗,定要守住风雨飘摇的邯郸城。
李牧得令,还没走出外城,晴空便作乌云聚。
他心头一紧,想起那年廉颇来到雁门郡。
受赵王的命令请他出山,抵御匈奴的劫掳。
当时的李牧,因为保守的作战方略被赵王解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