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搞事不止,人是趋利动物,整个国家忙碌起来后,总有些人觉得自己没获利,就是被大大侵害权利,他们会说服自己这是正义的反抗。
这种人,我们称为天生的坏种。
不巧,朴实的大汉人民中同样有这种人。
洛阳工程刚开始,不知从哪里传出了谣言。
听说了吗?黄总理他们说得比唱得好听,什么‘人民当家作主’,这才几天功夫?还不是急着征发劳役,大修皇宫!那架势,比前朝皇帝还气派!”
“可不是嘛!我表兄在城里头帮工,亲眼看见南宫那边金碧辉煌的,都在翻新呢!说是修缮古都,我看啊,就是给他们自己修金銮殿,准备登基当皇帝喽!”
“唉,换汤不换药,苦的还是咱们这些泥腿子。这工程,说是给工钱,谁知道是不是变着法子使唤咱们?”
谣言像瘟疫一样蔓延,尤其是传播进洛阳工地后,在一些负责外围粗重活计的工人中传播得更快。
他们离核心区域远,看不到真相,只看到巨大的工程量和严格的工期要求,本就疲惫的身体和微薄的见识,更容易被这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所蛊惑。
工地上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一些工人的干劲明显不如从前,窃窃私语和抱怨声多了起来。
李二凤和老张他们的工程队因为手艺精湛,被分配到了原皇宫区域的一部分修缮工作。
所以,像他们这样的工程队,才清清楚楚地知道皇宫的真相。
“放他娘的狗臭屁!”
李二凤又一次听到几个外省来的工人在角落里嘀咕“修皇宫当皇帝”的谣言,气得差点把手里的刨子扔过去,“这帮嚼舌根的信球货!知道个屁!”
老张也黑着脸,一边仔细地给一根雕花梁柱补漆,一边闷声道:
“他们懂啥?就知道瞎咧咧!咱们天天在这干,最清楚南宫这边是修了,可那都是按图纸,把破败的地方修好,里面隔成一个个小屋子,挂的牌子是啥‘国土资源部’、‘公共安全部’……全是给那些公务人员们办公用的!哪有什么龙椅金殿?”
旁边的刘木匠也凑过来,语气激动:“就是!还有那北宫、西苑,还有原来皇帝老儿住的地方,根本不让咱们动!听说是要改成啥……‘华夏历史博物馆’!专门放些老物件,给以后的小娃娃们看祖宗的东西!这哪是给自己享受?这是在给咱们老百姓存根呢!”
孙铁匠也点头:“对!那图纸俺也瞄过一眼,画得清楚,除了南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