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片飞灰!”
褚燕紧握水杯,喝了一口,暖暖胃,提议道:
“扩大侦查范围,你我都多派走舸去阳泉附近河汊看看,大小河道都不要放过;另外,我们要主动出击了,如果等冬天到来,天时轮转,地利必失。”
“好,我们可精选快舟准备,靠近阳泉之后,就地开战,让快舟趁乱越过阳泉,到敌军上游。若探出敌军果有大量引火之物,则火攻其船,让其自乱阵脚。”
刘布说道,准备将计就计。
定好计划,两人当即修书一封,将己方计划知会寿春的军长黎甲马。
这种先做再报的方式是北溟军特有的,这个时代通讯慢,对于小规模作战,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灵活调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北溟军和诸侯军作战,往往变化得更快的原因,全军军官定时上的课程没有白上。
拥有足够军事素养的中下层军官,是军队现代化的需要,放到汉末争雄的战场上,那就是让一流武将们带领一群小兵,来打全军都是文武双全的二三流将领。
这些年诸侯们总把北溟军的胜利归功于先进的钢铁铸造技术,武器技术,充足的后勤补给,这些没错,但实际上,上了战场,还是看将士素质。
因为技术的领先是一时的,北溟军并不能跨时代领先,因为都是从旧有基础上改进,诸侯们聪明的手下能很快赶上,真正领先的,是强大的思想和精神。
北溟治下的人民军队有了自己值得去守护的东西,有了梦想,才更能坚持,更能学习,军队统领更活泛的战略指挥,才能被下层的军官去理解,演变成更灵活的战术安排。
黎甲马收到两人来信,顺势就调整了一下青龙陆军的攻击战略。
原计划攻下寿春之后,回身攻打樊能主力的,现在水军不能埋伏了,陆军就不能将战场压过去,反而要拉开。
人数相近的情况下,北溟任何一支军队对诸侯军都是碾压优势。
黎甲马下令三路作为诱饵向九江太守治所进军,准备先吃下张英那五千骑兵。
当三路运着工程器械上路之后,果然被张英盯上了。
三路即将到达西曲阳城的时候,张英看这路人马离青龙军大部队越来越远,估算着超出救援时间后,果断夜袭三路营寨。
焚毁帐篷无数,但是亮起的火光也让被突袭的三路士兵,更快地稳定了阵型。
“出发,鱼儿咬钩了!”
寿春,用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