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只是北元的继承人,不能代表当初成吉思汗立下的另外三大汗国的意思。
\n
所以,短时间内能不能臣服对方、占稳其地,跟当地的民众、通商、文化是否亲近汉地,亲近大明有很大关系。
\n
如今准噶尔疆土可以分为两部,地理所刘学士给我上课时,曾说过其北半部疆地与天山外诸胡,皆是鞑靼后裔。而青藏之地,前元呼作乌斯藏,我大明肇基后,也多有零散对我大明称臣者。
\n
此番更听说,准噶尔部打到喀尔喀蒙古时,部分归化城周边的喀尔喀部落弃明投暗,理由便是‘察哈尔人笃信藏地喇嘛,而噶尔丹能兼并藏地,可见他才是一切蒙古人的精神领袖’。
\n
既如此,我大明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对准噶尔的北部疆域,以打击削弱为主,助其内乱。对其南部半壁疆域也就是青藏,以武力征服解救为主。
\n
当地土司原本就对大明称过臣,现在大明再去解救他们,要改土归流怕是也不会如西北那么抵触。一旦掌握藏地,咱大明才是所有蒙古人的精神领袖,到时候再去往北圈占,或许能事半功倍、以顺诛逆?”
\n
朱树人终于有些欣慰,叹了口气,教育旁边的朱和坤:“作为皇子,只学好勇斗狠是不够的,也要学学你三弟,地理、文化、信仰、民族、历史,这些都要考虑到。”
\n
教育完后,朱树人才起身,跟儿子最后下结论:“老三说得不错,虽然不如我想的周密,但大方向一样。就按这个思路细化吧。”
\n
……
\n
朱树人表态之后,因为他所言确实有道理,朱慈煜也不会唱反调。
\n
朱慈煜如今也三十六岁了,早就到了成熟的年纪,也不再急切想证明自己超越父王了。所以审慎考量之后,又交给兵部等衙门合计,再参考了籓部对属国的历史认知,通盘谋划,
\n
最终定下了“以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