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顾炎武虽然原本没什么官场功绩,但他毕竟是朱树人多年的私人幕僚出身,对朱树人的政治理论主张耳濡目染,理解最为深刻,也最能领会朱树人的外交纲领。
\n
而且最重要的是,顾炎武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而要提升大明的外交信用,让周边长治久安,讲原则是很重要的,不能只想着短线捞好处。
\n
朱慈煜此番出巡,也知道顾世伯是父王专门派来辅左他处理外交原则的,所以并不敢轻忽,真有政务要处理,都会多听他的意见。
\n
可惜,此番随驾的司礼监宦官找到顾炎武,希望顾炎武在生活方式上劝劝朱慈煜,注意龙体,顾炎武却拒绝了。
\n
顾炎武的说法很明确:“启程前摄政王交代过我,只要盯着陛下别在外面拈花惹草就行了,至于口腹之欲,华服珠宝,该享乐便享乐,不必自苦。
\n
不就是每天喝几个椰子么,只要不是常年如此,不至于就损了龙体。王爷说,让陛下和以后的皇孙多见识见识海外物产,别总是觉得我大明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这没坏处。”
\n
那司礼监宦官闻言不由暗暗叫苦:“可要是因此变得奢靡,以后回了南京还经常要四方上贡,劳民伤财可如何是好?”
\n
顾炎武闻言,很是坦荡地点明:“时代变了,天下之大,寰宇八万里,我大明难道还能远涉三万里、逼得英吉利法兰西和红夷都称臣纳贡么?
\n
未来与万里之外的洋夷打交道,靠的是贸易的力量,有利可图,自然会有人殚精竭虑去钻研‘奇技淫巧’,
\n
或是想办法把果物鱼鲜晒干脱水、将来再泡发,以图长久保存,或腌渍,或冰冻,王爷说,总有一天,天下人的懒惰、口腹之欲、逐利,会交相融汇,钻研出造福万民的技法的。”
\n
见顾炎武这种“天下学宗”都为皇帝的享乐找借口了,司礼监那帮没文化的当然无法反驳。这话最后传到朱慈煜耳朵里,也让朱慈煜有了更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