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加1%的灵感”,那99%的汗水就是最笨办法的试错。
\n
在生化环材这些不太讲究逻辑的领域,试错法堆实验规模,也能大力出奇迹,所以大明前些年,就专注于化工研发,这是朱树人对自己禀赋有了充分认识后,扬长避短。
\n
但是物理数学这些领域,包括电学、机械设计,这些东西就很讲逻辑和悟性了,不是砸钱试错可以大力出奇迹的。
\n
直到如今,牛顿即将发力!大明终于可以把科研领域另一条腿,那条“理论指导实践”的路径短板,给补上了!
\n
这牛顿来得太及时了。
\n
从此以后,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该大力出奇迹的大力出奇迹,该理论指导实践的就理论指导实践。
\n
朱树人甚至觉得,原本“科学院+研究所”的模式,到如今也终于不够用了。
\n
有了牛顿这颗种子,未来的大明要摆脱大力出奇迹的堆砌试错,就要引进如今西方也正在萌芽转型的近代大学体系,建立大明自己的大学体系!
\n
当然,西方那些垃圾的神学院法学院偏科烂货没必要学,那些也不比大明自己的国子监高贵多少。
\n
朱树人要学,当然也要以那些有自然科学基因的西方最顶尖大学为蓝本来移植。
\n
具体到1660年代后期,也就剑桥、来顿这两所算是第一梯队,值得一抄,再加符滕堡的图宾根大学(出了开普勒)和萨克森的来比锡大学(来布尼兹在那里)
\n
所以,朱树人在得到了牛顿的肯定回答后,立刻表示,他会尽快组织船队启航,希望载牛顿来的那个英国船长可以领航。
\n
然后,他还希望牛顿多写几封信,给他留在欧洲的师友同学,让那位领航船长带回去,为大明招揽更多的当代自然哲学大学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