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黄得功的部队,前后脱节、几乎形成了一个一字长蛇阵,但还是不惜马力赶到了正面决战战场。
\n
原本黄得功部应该是四路明军中实力最强的,拥有胸甲骑兵三万之巨,不但人数多,装备也极为精良。
\n
但是,因为提前得到了朱文祯的警告,需要加速赶来战场,黄得功不得不调整马匹配置,争取把一部分部队配备为一人双马,以求赶上决战。
\n
所以最终他及时带到战场的,只是一万五千人的铁骑。还有一万五千人,因为把马匹让给了战友,变成了行动相对迟缓的步兵,或许要再走两三天才能赶到战场,而按照现在的进度,到时候这场决战铁定早已打完了。
\n
那些让马的士兵注定会错失对鞑子的最后一战的荣耀和立功机会,但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事情命中赶不上就是赶不上。
\n
不过,即使只有一万五千人的精锐生力军赶到现场,也足以导致豪格的最后彻底崩盘。
\n
这可是一万五千名人人穿着锻钢胸甲、人人拿着手枪或双管后膛喷子的精锐铁骑,还人人配备了一把精钢打造的直刃锋利马刀,或者也可以叫单刃厚背骑兵剑。
\n
这样一支力量出现在地平线上时,豪格军的士气彻底跌落到了低谷。
\n
还在犹豫不决的清军汉兵无不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当黄得功终于冲杀至眼前的时候,成片成片的清军汉兵直接跪地投降,或者立刻高喊倒戈带路,帮着回身掩杀清军中的满蒙兵。
\n
清军中的蒙古兵,在跟朱文祯那边的大明蒙古仆从军撕扯了大半天之后,到了这一刻也堪堪崩盘,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n
最后只剩下几千个核心的满人骑兵围在豪格身边负隅顽抗。或是不顾滔滔的松花江水,直接试图强行驭马冲下江水泅渡。
\n
然而汹涌的松花江,又岂是这样鲁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