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关注‘高原守护者’衍生物热管理进展…”**
“深井”?“高原守护者衍生物”?林卫国和王干事看到这份报告,脊背瞬间发凉。
“‘高原守护者’… 这是当年高原哨所电池项目的内部代号!”王干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衍生物’… 难道指的是从电池热管理衍生出来的‘柔纳’技术?!对方的情报触角,竟然深入到这种程度?而且‘深井’… 这像是一个潜伏极深的高级信源代号!”
更令人不安的是,几乎在U盘破解报告送抵的同时,王干事监控研究所内网时,捕捉到一个极其隐蔽的异常数据包尝试向外发送,目标地址经过伪装,但行为模式与之前张晟案中发现的攻击特征有相似之处!**虽然被防火墙成功拦截,但这意味着,“渡鸦”或其关联组织,仍在活动,并且试图再次渗透研究所或“默灵”!**
“深井”可能就在身边!这已不是简单的商业间谍,而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深层渗透!“柔纳”技术引发的风暴,远不止市场与专利那么简单。
材料研究所深处,“特种功能材料界面工程”课题组的实验室里,灯火常明。外界的专利纷争、间谍疑云、市场压力,似乎都被厚重的隔音门和洁净室的恒风系统隔绝在外。
沈清秋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一台高精度的离子束辅助沉积设备(IBAD)。屏幕上,复杂的参数曲线跳动着。她在尝试一种更激进的方案——**直接在铝基底上沉积一层氮化铝(AlN)陶瓷过渡层,再在其上生长“柔纳”薄膜**。AlN具有超高的导热性和优异的绝缘性,是理想的热界面材料,但如何与金属基底和薄膜实现牢固、低热阻的结合,是巨大挑战。
王干事的“非正式提醒”和最新的背景调查结论,像一道无形的藩篱,将她牢牢限定在这个微观世界里。她不再能参与“默灵”一线的热火朝天,也不能与陈默就具体的技术细节进行无拘无束的探讨。所有的沟通,必须通过正式的、脱敏的渠道。
失落吗?或许有过。但她骨子里的倔强和对材料科学的纯粹热爱,让她迅速将这种束缚转化为了更专注的动力。**既然舞台被划定,那就在这方寸之地,燃起最炽烈的“静谧之火”!**
陈默通过研究所官方渠道转来的“冷淬”计划技术需求——更高性能的PCM和薄膜强化方案,对她而言,不是压力,而是灯塔。她将需求拆解、转化,变成了课题组里一个个具体的基础研究课题:新型金属/陶瓷复合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