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轻响。王小磊狼吞虎咽,陈默则默默观察着周围:几个年龄稍大的少年(估计是中学生)坐姿笔挺,眼神沉稳,低声交谈时用的词汇明显超出同龄人范畴(“气动参数”、“晶格结构”)。**这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来“玩”的。**
上午,是基础理论课。教室宽敞明亮,讲台上站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教授(姓钱),板书遒劲有力。内容并非小学奥数,而是深入浅出的**物理现象本质剖析**和**工程思维启蒙**。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讲浮力公式怎么算,”钱教授声音温和却带着力量,“我们想想,为什么铁船能浮在水上?仅仅是因为排开水吗?钢铁的密度可是水的八倍!想想它的形状!想想船底下的水被压下去又涌上来的力量传递过程!这就是**压力分布**!这就是**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搞清楚了本质,公式只是工具!”
他随手画了个简陋的船体截面图,标注水流和压力箭头。陈默听得全神贯注。这是将复杂原理掰开揉碎,直指核心的讲法!王小磊开始还努力听,后来就有点云里雾里,在笔记本上画起了小火箭。
下午,是重头戏——“兴趣工坊”。陈默和王小磊被带到了昨天那间拥有数控机床等“大玩具”的超级工作间旁、一个相对独立但设备依然精良的区域。这里被划分为几个主题区:动力、材料、电子、控制。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辅导老师(穿着蓝色工装,胸口绣着红星)。
负责“动力区”的,正是王振邦教授。
“陈默,你的‘小管子’带来了吧?”王振邦笑着问。
陈默点点头,打开木箱,捧出那根闪亮的合金管。
“好!”王振邦接过管子,掂量了一下,“基础打得很扎实。但在这里,我们要给它‘升级’,让它喘得更猛,更稳!看到那边的台子了吗?”他指向动力区一角一个固定着各种接口的金属平台,“那是‘小管子’的专用‘体检床’和‘健身房’。”
陈默眼睛一亮!专用测试台!
“不过,上‘健身房’前,得先做个体检。”王振邦把合金管递给旁边一个年轻的工装老师(姓孙),“孙工,带陈默去扫描一下内部结构,建立数字模型。咱们看看这‘小身板’在极限压力下哪里先扛不住。”
孙工是个沉默寡言的实干派,点点头,带着陈默走向工作间深处一个用磨砂玻璃隔开的小隔间。隔间里,一台半旧的工业CT扫描仪正发出低沉的嗡鸣。旁边连着一台老式的、屏幕泛黄、机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