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得有声有色。
她拿着从谭主任那里“赚”来的积分,顺利兑换了医用钛合金的生产工艺资料。接下来就是解决生产问题。
她首先找到了霍凌风帮忙牵线搭桥。霍凌风得知她想搞医用钛合金,而且是为了解决部队医院的燃眉之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利用自己的关系,联系到了一家隶属于军工系统的特种合金冶炼厂。
这家厂子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但近年来因为军品任务调整,部分生产线处于半闲置状态。厂长正愁着怎么创收呢。
白墨带着千临帮忙“优化”过的、更适合现有设备条件的工艺流程图(当然,对外只字不提千临,只说是自己从“海外渠道”搞到的),找上了门。
谈判过程颇费了一番周折。厂长是个精明人,一开始对白墨这个年轻姑娘拿出的“海外技术”将信将疑,开出的代工条件也比较苛刻。
白墨充分发挥了她的社交天赋和签到系统赋予的“谈判技巧”(没错,为了这次谈判,她特意签到刷出来的)。她先是用几道精心烹制的、让厂领导赞不绝口的“私房菜”拉近了关系,然后又恰到好处地抛出了霍凌风的关系(暗示这是军方支持的项目),接着又拿出了一份详尽的市场前景分析报告(部分数据来自签到系统),最后才开始在价格和合作方式上进行拉锯。
经过几轮“唇枪舌剑”和“美食攻势”,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合作协议:工厂负责生产,白墨提供技术和部分启动资金(用的是之前搞肥皂和“咨询”谭主任赚的钱),利润按比例分成。
解决了生产,白墨立刻联系了陆衡所在的军区总医院。她没有直接推销产品,而是提出可以“免费”提供一批样品,用于临床试用和评估。
医院方面本来还有些犹豫,毕竟是国产的新材料,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但白墨拿出了全套(由系统生成的、符合规范的)材料性能检测报告和生物相容性测试数据,再加上是霍凌风和陆衡双重推荐,骨科主任最终同意了小范围试用。
第一批试用非常成功。用这种新型钛合金制作的接骨板和螺钉,强度高、韧性好,与人骨的生物相容性极佳,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以往使用的进口不锈钢材料。几位使用了新材料的重伤战士,恢复速度都超出了预期。
消息传开,立刻引起了轰动。不仅是军区总医院,其他几家大型医院也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引进这种“救命”的国产新材料。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那家特种合金厂的生产线立刻满负荷运转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