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林涛。这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在熟悉了千临的工作方式后,竟然展现出了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方面,思路清晰,效率惊人。千临偶尔抛出的一个理论点,他往往能迅速理解并举一反三。
有一次,千临在推导一个复杂的公式时卡住了,林涛默默地递过来一张纸,上面写着几行简洁的推导过程,竟然完美地解决了她的困境。
千临有些讶异地看了他一眼。林涛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低声道:“我以前……接触过类似的问题。”
白墨后来悄悄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个林涛曾经也是材料学领域的希望之星,只是后来因为一次实验事故,加上性格过于耿直,得罪了领导,才被边缘化,调到了这个看似清闲的岗位。
“临临,这个林涛是个人才啊!谭主任这次算是‘明珠暗投’,把宝贝错送到我们这儿来了!”白墨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
千临点点头。她不在乎林涛的过去,只看重他的能力。有了林涛和小赵的协助,加上老张的稳定发挥,她的研究进度明显加快了。
白墨也没闲着。除了搞定铼和盯着激光干涉仪的事情,她还充分发挥了“厨艺精通(药膳方向)”的优势。每天变着花样给实验室送汤送饭送点心,不仅把自家闺蜜和三位助手喂得红光满面、精力充沛,连隔壁几个实验室的研究员闻着香味都忍不住过来“蹭吃蹭喝”。
一来二去,白墨很快就和周围几个实验室的人混熟了。她利用自己的亲和力和“京城人脉关系网(基础版)”,有意无意地打探着各种消息,了解着大院里的权力格局和不同项目组之间的关系。她甚至通过给一位负责仓库管理的大姐送了几次自己做的点心,就套问到了谭主任那边一个重点项目最近似乎也遇到了材料瓶颈,急需一种特殊的催化剂。
白墨将这些信息汇总起来,提供给千临和霍凌风参考。霍凌风对白墨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情报收集能力大为赞赏,觉得让她负责后勤简直是屈才了。
当然,谭主任那边也没闲着。他虽然表面上不再干涉千临,但私底下却派人盯着实验室的进展,时不时找些由头来“关心”一下,言语间总带着几分敲打和质疑。他还授意手下的人,在一些通用设备和耗材的申领上,故意给千临这边设置障碍。
有一次,实验室急需一批高纯度的惰性气体用于保护实验环境,申请打上去后,被压了足足三天,理由是“库存紧张,需要优先保障重点项目”。
眼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