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需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我们这次请千临同志来,就是希望借助你在相关领域的独特见解,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最好是能找到一条跨越式的技术路径。”周副部长看向千临,语气中带着期待。
会议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千临身上。
千临站起身,没有丝毫怯场,直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一边画着简洁的示意图,一边用她那惯有的、没什么起伏的语调开始阐述:
“现有的高温合金材料,在特定应力环境下的蠕变性能存在理论上限,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继续沿用现有路线进行改良,投入巨大,收效甚微。建议调整思路,研究基于定向凝固技术的单晶合金,或者探索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可能性。”
“关于算法,目前使用的迭代逼近法,在处理非线性耦合问题时收敛速度太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可以考虑引入神经网络或者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或者……”
她语速不快,但每一句话都直指核心,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很多都超出了在座大部分人的认知范围。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白板的沙沙声。
周副部长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霍凌风嘴角微扬,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自豪。白墨则在心里默默为自家闺蜜鼓掌:临临就是牛!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这么想。
谭主任的眉头越皱越紧。等千临话音刚落,他便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打破了寂静。
“千临同志,”谭主任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你提出的这些方向,什么单晶合金、神经网络,恕我直言,听起来都像是……纸上谈兵,甚至是天方夜谭!这些理论在国际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连实验室数据都不完善,更别说工程应用了。我们‘曙光计划’是国家重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不能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上!”
他的话音一落,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凝滞。有几位专家也面露难色,显然谭主任的话代表了他们的心声。他们承认千临可能有些新想法,但步子迈得太大了,风险不可控。
千临转过身,平静地看着谭主任:“不切实际?谭主任,您是指理论基础不成立,还是工程实现难度过高?”
谭主任被她直接的问话噎了一下,哼声道:“都有!基础理论缺乏验证,工程难度更是天文数字!我们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条件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