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每天八小时的远程访问权限,峰值运算能力……勉强能达到每秒一百万次。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极限了。”
一百万次?距离千临要求的五百万次,还差得很远。而且每天只有八小时?
千临皱了皱眉,这是她脸上少有的明显情绪波动。运算力不足,意味着她的破译进度将大大延缓。三十天的任务时限,一下子变得极其紧张。
“锗晶体管和液氦呢?”千临问道。
冯毅的脸色更难看了:“高纯度锗管,所里库存加上紧急调拨,凑了三十枚。液氦……批下来五公斤。上级部门说,这是战略物资,用途管控极严,我们这个项目刚起步,没有明确的、能说服所有人的重大成果之前,很难获得更多支持。”
三十枚锗管,五公斤液氦。距离千临的需求,差了十万八千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孙教授忍不住叹了口气。理论再先进,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持和实验材料,也是空中楼阁。
实验室里陷入了沉默。运算力不足,关键材料奇缺,这两座大山如同乌云压顶,让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破译工作,瞬间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千临站在那块写满“天书”的计算板前,久久没有说话。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思考着替代方案。运算力不够,可以用更优化的算法来弥补一部分,但这需要更精密的数学模型,对她自身的计算能力也是巨大的考验。材料不足,或许可以尝试改变实验路径,用现有材料组合出类似的效果,但这需要大量的试错和更精确的控制。
【系统,现有条件下,完成‘破译迷踪’任务的可能性有多少?】千临在脑海中问道。
【叮!根据当前资源限制和任务要求评估,宿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低于15%。建议:一、提升计算资源。二、获取关键材料。三、寻求外部辅助(如宿主白墨)。】
寻求白墨的辅助?千临微微一怔。白墨的签到系统确实能弄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高纯度锗管和液氦这种级别的战略物资,也能签到出来?或者,她的“搞钱任务”能直接买到?
她走到通讯器前,拨通了白墨的内部线路。
“喂?千临?怎么了?是不是饿了?我刚炖了点安神补脑的汤,等会儿给你送过去。”电话那头传来白墨温和的声音,还带着一丝厨房里的烟火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是。”千临的声音依旧平淡,“我需要一些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