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实验室,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压抑。
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依靠新调拨的计算资源和科研系统的全力辅助,千临对“钥匙”频率片段的解析进度达到了48%,干扰场模型的初步构建也完成了25%。然而,研究越深入,遇到的技术壁垒也越发坚固。
“不行……现有理论框架无法解释这种超光速信息传递现象。”千临盯着屏幕上一段异常复杂的能量跃迁模拟图,眉头紧锁,“模型在这一步就卡住了,强行推演只会导致逻辑崩溃。”
周总工和几位基地顶尖的物理学家围在旁边,也是一脸凝重。他们动用了毕生所学,甚至翻阅了基地所有能接触到的前沿物理文献,依旧无法理解这种直接作用于时空结构的频率是如何运作的。
“千老师,会不会……是我们基础理论的方向错了?”一位老教授犹豫着开口,“这种现象,似乎已经超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范畴。”
千临沉默不语。她知道,教授说得对。以这个时代的基础科学水平,想要完全理解并反制“钥匙”频率,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更高级别的理论支持。
科研系统界面闪烁着警告:
【警告:频率解析遭遇高维壁垒,现有知识库不足以支撑后续分析。】
【干扰场模型构建遭遇瓶颈,缺乏关键参数‘空间曲率常数K’的精确测量手段。】
【建议:申请查阅‘乾坤’项目甲级权限核心数据,或尝试获取更高维度的物理学理论支持。】
“乾坤”项目的甲级权限核心数据,霍凌风已经在申请,但审批流程极为严格,短时间内难以拿到。至于更高维度的物理学理论……在这个时代,去哪里找?
千临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她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条件,许多先进技术根本无法实现。就像给她一张星际战舰的设计图,却只有拖拉机零件,根本造不出来。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霍凌风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古怪。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老者手里提着一个旧布包,眼神锐利而好奇地打量着实验室内各种超前的设备。
“这位是……”周总工疑惑地看向霍凌风。
“这位是钱卫国,钱老。”霍凌风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尊敬,“钱老是国内理论物理界的泰山北斗,早年曾在国外深造,参与过国家最早的核物理研究。这次听说我们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