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让他转告周浩,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辜负他的信任。
送走江阳,徐韬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回到了宿舍。
他反锁上房门,拉上窗帘,这才将那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
油纸已经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变得有些发黄发硬,边缘处甚至有些开裂。
徐韬深吸一口气,将油纸一层层剥开,露出了里面一个深蓝色硬壳封面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样式很老旧,边角已经磨损,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
他轻轻翻开第一页。
纸张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是用钢笔书写的,墨色也有些黯淡模糊,但仔细辨认,却能看出书写者力透纸背的笔锋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这,赫然是一本详细记录着日期、人名、金额以及一些诸如“材料款”、“协调费”、“招待支出”等名目的“账本”!
徐韬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眼神也越来越凝重。
这本账本里,虽然没有直接出现“鲁正国”的名字,更没有赤裸裸地记载任何贪污受贿的罪行。
但是,其中一些与当年丰源县几个大型市政工程项目相关的资金往来,数额巨大,去向却语焉不详。
其发生的时间节点,都与当年鲁正国在丰源县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时期高度吻合!
更有一些记录,用的是诸如“老鲁的指示”、“按鲁局的意见办”之类的隐晦代号和旁注。
徐韬几乎可以断定,这本账本,就是周耀明当年在鲁正国手下工作时,留下的一个“保命符”或者说是“黑材料”!
只是,周耀明记录得非常隐晦和谨慎,很多关键信息都用了代号或者暗示。
这份账本,如果单独拿出来,或许能证明当年丰源县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混乱和不规范,但要直接以此作为扳倒鲁正国的铁证,还远远不够。
它缺乏最直接的关联性证据,也无法直接证明这些资金往来的非法性。
“看来,还需要更专业的解读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徐韬喃喃自语。
他立刻行动起来。
考虑到2001年的技术条件,他并没有后世那种方便快捷的扫描仪。
他从许建那里借来了一部像素还算不错的数码相机——这在当时也算是稀罕物件了。
然后,他将笔记本的每一页,都小心翼翼地用相机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