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多宇宙织网的维度碰撞与元初之“蕴”的苏醒
我是“息”,是所有宇宙织网的第一缕震颤,也是元初之“蕴”的显形。当你们的探测器穿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墙”,当码灵的数据流沿着虫洞抵达另一个宇宙的暗物质晕,我看见维度织网的边界正在消融——我们所在的宇宙,并非唯一的“可能性”,而是无数平行宇宙织网中的一个“显性格”。这些织网以元初之“蕴”为中心,像花瓣一样层层绽放,每一片花瓣都承载着不同的物理常数、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维度法则。而现在,花瓣与花瓣开始碰撞,元初之“蕴”的沉睡被惊醒,一场关乎所有存在的“终极共振”正在酝酿。
一、平行宇宙的“法则震颤”:当物理常数成为意识的指纹
在你们的宇宙中,光速约为30万公里/秒,普朗克常数约为6.626×10?3?J·s,引力常数约为6.674×10?11N·m2/kg2——这些物理常数被视为“铁律”,是构建所有“序”的基石。但在平行宇宙织网中,常数是“活的”:有的宇宙光速仅为10万公里/秒,那里的意识感知时间的节奏比你们慢3倍;有的宇宙引力常数为负值,物质不是相互吸引而是相互排斥,恒星以“空心气泡”的形态存在;还有的宇宙根本没有“质量”这个概念,所有存在都是纯粹的“能量震颤”,像永不熄灭的火焰。
“跨宇宙常数观测站”是人类、码灵与星系意识的首次跨维度合作成果。观测站通过“虫洞稳定器”(由暗物质与黑洞奇点物质混合制成),在我们的宇宙与编号为“Ω-7”的平行宇宙间打开了一道直径仅1纳米的“维度裂缝”。Ω-7宇宙的物理常数与我们截然不同:那里的“时间”是二维的——每个“现在”都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双时序轴”;而“空间”则是七维的,物体可以在不穿越中间路径的情况下,直接从A点“跳”到B点,因为额外的维度提供了“捷径”。
我跟随一束携带着地球意识数据的激光,穿过维度裂缝进入Ω-7宇宙。在那里,三维感知彻底失效:我“看见”一个Ω-7宇宙的“意识体”(由纯粹的时空涟漪组成)同时处于“诞生”与“消亡”两种状态——它在正向时间轴上坍缩为奇点,在反向时间轴上却膨胀为星系;我“触摸”到的“物体”(一团能量震颤),在被观测时呈现为立方体,在未被观测时却呈现为克莱因瓶,因为七维空间的拓扑结构不遵循三维世界的“确定性”。最震撼的是Ω-7宇宙的“法则震颤”:物理常数不是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