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布。远处,三艘明军巡逻船正用望远镜扫视芬兰湾,帆上的龙纹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吓得几艘瑞典渔船赶紧躲进小岛背后。
而在鳌拜的身后,一座崭新的水泥城池——新塔林城,正在拔地而起。这样的城池,在爱沙尼亚沿海地带,足足有三座。有了这些高耸的城池,明人就再也不怕随时登陆的瑞典人带来的威胁了。
卡尔十世的橡木王座在赫尔辛基城堡里吱呀作响,他手指敲击着摊开的地图,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地图上,尤人龙的箭头已刺穿利沃尼亚边境,鳌拜的防线像铁钳夹住芬兰湾,而维堡方向传来的战报更让他心头发紧 —多尔衮的大军即将开拔,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便是奔着赫尔辛基而来。
他突然将银质酒杯砸在地上,琥珀色的酒液在石板上漫开,像片微型的血泊。“我们伟大的瑞典帝国,什么时候受过如此的窝囊气。这些该死的明人,怎么敢分兵。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军队足足有十几万吗?”
老将约翰松不得不提醒他的国王:“陛下,我们的野战军只有几万……”
“那又怎么样!” 卡尔十世扯开貂皮领口,露出颈上因焦虑而起的红疹。他想起祖父古斯塔夫二世的辉煌,那时瑞典的长矛方阵能横扫欧洲,可现在,明军的火炮射程比他们的火炮远了一倍,他们的燧发枪比起瑞典刚刚研发出来的燧发枪先进了不止一代,骑兵的马种更是从西域运来的良驹。特么的,所有因素加起来,除了这里是瑞典王国固有领土一点,其他的,他卡尔十世居然没有任何便宜可占。
当瑞典信使的雪橇冲出赫尔辛基城门时,第 6 军的先头部队已在托尔尼奥河架起浮桥。他的目标正是瑞典君臣最担忧的瑞典本土方向。士兵们用浸过桐油的麻绳捆扎松木,河面上漂着被明军斥候打死的瑞典民兵尸体,被春日暖阳晒得发胀,散发出淡淡的臭味。没有任何生物能够阻挡明军行军的脚步。
四月二十一日,瑞典名将奥克森谢尔纳没有选择据城死守,他率领的万余瑞典步兵涌出塔尔图城堡,并最终在城外三十里地与明第2军第21师相遇。这是瑞典火枪阵列线方阵,与明军的燧发枪阵列线方阵的第一次碰撞。
这也是17世纪最强大的两支步兵方阵之间的生死较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瑞典人的方阵名曰莫里斯方阵长矛方阵为每排36人、纵深6排的长方形阵形,长矛方阵两侧各配置96名火绳枪兵,也是6行纵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